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经济日报:杭州文明新风泽润民生

发布时间:2017-03-23 09:07:56 来源: 经济日报 记者 黄平 通讯员 徐燕飞

  作为浙江杭州28路公交司机,孔胜东30年义务为市民修车的故事广为流传。最近,这位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又多了一个头衔:吴山广场公交站“站长”。目前,10名首批公交“站长”已经在杭州部分客流量大的公交站点开展工作。

  站台上,“站长”们劝导乘客排队上车、对部分乘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为乘客做好乘车向导服务、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站长”制实施后,每天都会有负责人维护站台的文明秩序。

  文明交通,只是杭州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

  创全国先河的“礼让斑马线”由杭州市推广至全省,礼让率高达99%;率先在全国构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基本形成5分钟公共自行车租借圈,最高日租用量突破44万人次;安装“杭州城市数据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提升车辆通行速度,打通散落在城市各单元的数据资源……

  不仅仅是交通,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各地各领域都掀起了文明风,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截至去年底,“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垃圾不渗漏”的杭州清洁直运模式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开通清运线路366条,设置集置点9316个。今年起,杭州还将推行以“绿桶绿车、黄桶黄车”为基本标志的垃圾标准化分类清运,破解分类垃圾“一锅化”难题。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家风家训、文明乡风持续传承。在杭州市郊的临安市,“好家风”已经从家庭走到学校、走上讲坛;在淳安县,一场“谈家风、晒幸福、寻找最美家风”活动,征集到近2000条家风标语和156篇家风故事;在余杭区,机关干部家庭成为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活动的主阵地。

  文化礼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富阳区洞桥村的文化礼堂内,“敬杖、敬茶、敬粥”等传统孝道,以举行“村晚”的形式,重新走进村民的生活中;在临安上畔村,文化礼堂不仅是村民跳排舞、唱越剧、打腰鼓的舞台,还办过“新年迎新祈福”礼、“好家风家庭”褒奖礼,选出一大批村民“秀才”。目前,文化礼堂建设在杭州全面铺开,已有44个村级文化礼堂完成主体设施建设。

  文化滋养文明,杭州的“免费文化”让城市文明满城绽放。杭州在全国率先免费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场所,通过定期举办“文澜大讲堂”“万松讲堂”等公益讲座和打造城区“15分钟文化圈”等途径,努力使杭州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

  文化的厚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市民的素养。在杭州,“最美现象”从风景成为风尚,先后涌现了4名全国道德模范、9名省级道德模范、105名市级道德模范。推进“最美”向大众渗透,西湖区推出道德模范宣传“一条街”,将先进典型的大幅照片陈列在道路两旁;吴山广场立起“最美杭州人”光荣墙,“最美”效应持续发酵。

  除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团队,杭州市还积极发动群众力量,组织“文明督促员”“文明观察员”“民间大管家”等队伍,鼓励百姓不仅做创建活动的知晓者、参与者,更要成为实践者、带动者,让文明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标签:文明编辑:沈韩宇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