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地市网络形象 > 杭州 正文

中国式“通勤村”实验 余杭大径山生态区探索城市化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05-09 14:23:1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陈道亮

  浙江在线5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陈道亮)最近,处于杭州主城区1小时交通圈内的余杭西部6个乡镇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人们往返的路径中,是城乡共享关系的生动表达。

  杭州西北,余杭径山,满眼绿意。

  这里的道路,宽敞整洁,一路绵延向山间延伸;这里的村,房屋与绿竹、茶田错落搭配,安静动人;这里的镇区,集聚着超市、学校、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距离杭州主城区30余公里的地方,都具备如德国朗根巴赫这样世界出名的“通勤村”所需的一切条件,吸引人才到这里生活。

  但时间回到两年前,通勤一族李华军觉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和城市有距离,太边缘了”;想把户籍迁回家乡的林炳良说,“村里没有年轻人,太冷清”;考虑投资民宿的沈俊认为,“尽管山水有些名气,但偏小众;尽管有原始的风貌,但发展形式很初级。”

  自2015年底以来,余杭区提出建设“大径山生态区”规划,西部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及余杭街道大禹谷、瓶窑镇西部区域36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连片发展,借鉴“通勤村镇”模式,探索城乡互动新关系,让人们过着都市生活,享受田园风光。

  现在,这一实验进展如何?

  美好的生活

  值得无数次往返

  从主城区到大径山,走留石高架转杭长高速,大约需40来分钟。

  在余杭中学当了快8年体育老师的瓶窑镇人李华军觉得:“住在径山,性价比很高。”为此,即使有条件搬去城里,他依然选择了“通勤”的生活方式,在径山买了房。

  每天清晨,李华军伴随着鸟鸣起床,一路相伴的,是小镇渐渐苏醒的气息,菜场人来人往的喧闹,老人们见面时的招呼,以及孩子们好奇发问的童言童语。

  下楼、开车、转弯、驶上207省道,一路向东。将近25分钟的行程后,李华军顺利将女儿送到了大禹小学门口,再辗转来到位于文一西路的工作单位。

  备课、练习、上课,一天的忙碌工作后,逆着来时的路径,李华军走向回家的路。迎着夕阳,行道树木、景观花卉不断向后退去,他也得以观察脚下这片土地近几年来的新变化。

  家门口的“千花里”公园刚开放就成了大家最热爱的散步场所。起伏的土地上,分区种植着马鞭草、波斯菊、千日红等花草。蜿蜒的水流淌而过,与不远处的山和农房,勾勒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图景。

  “通勤村吸引人的重要一点就是生活环境。”大径山推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同德国朗根巴赫依靠优越的交通区位和优美的居住环境吸引上千名在慕尼黑工作的人一样,“径山想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这不是单纯的旅游项目开发,而是希望通过全域景区的建设要求,提升环境面貌、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

  对李华军来说,这样的期盼正在慢慢实现,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品质的明显提高。

  每天,他都能遇到在广场上兴致盎然跳舞的大妈、在超市买完东西提着环保袋的人们,以及开车到相邻的瓶窑镇看完电影返回的人群。

  逢节假日,一家人不再随着拥挤的人群往城里赶,而是往山村走。18公里的骑行绿道已经建成,向左沿樱花大道串起镇区、小古城村、径山寺,向右沿漕雅线通往双溪漂流、山沟沟村、鸬鸟镇。

  李华军告诉记者,即使有大件物品采购等其他需要,互联网技术和镇上的物流都能基本满足,一部分教学和行政事务也能通过网络在家中完成,“这就是生活最惬意的样子,有城市的便捷,但没有过多纷扰;有乡村的舒适,但不再封闭萧条。”

  这样的生活,让李华军觉得,值得无数次的“通勤”。

  乡村发展的空间已经打开

  与李华军相比,43岁的小古城村人林炳良的“通勤频率”不高,一周在临平副城和径山之间往返两三次。

  回了村,林炳良都要到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家坐坐,喝杯茶,聊聊近况。这两年,随着大径山项目开发,来来往往的游客多了,村里也引进了五六家中高端民宿和生态农业基地。

  沿着茶田间的小路穿行,离村不远处是杭州人沈俊租下村民闲置农房改建的民宿“沉古”。集装箱、游泳池、欧洲古董和乡野植物、田园风光,结合得恰到好处。

  旁边是占地200余亩的阿卡农庄。每天土地上出产的生菜、番茄、芹菜等蔬果通过冷鲜物流送到订制客户的餐桌上。据负责人王锋介绍,每个周末,农庄还会进行体验活动,现场采摘烹饪。游客们蹲下身来亲近土地,大棚外的公路上,汽车奔驰而过,一些从乡村驶向城市,一些从城市开往乡间。

  吸引游客、年轻的沈俊以及林炳良一次次回来的,林国荣觉得是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和生活方式,“这里有房有天有地。”

  因此,在大径山发展过程中,当地有意让一花一木、一石一塘都符合村镇的气质。

  比如,绿道两侧的植物,严格按照每一节点的环境特色、土壤特点进行选择,径山段种香枫,到了鸬鸟段,则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梨树。

  比如,农户建房要求采用坡屋顶形式,景观敏感地带的房屋色调以传统的黑白灰为主,与茶园呼应。

  “相比其他区域,‘通勤村镇’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不能把乡镇变成另一个城市,把乡村变成城市社区。”径山镇相关负责人认为,反而要依靠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乡土氛围,让本来在大城市聚集的人才,愿意到村镇周边生活。

  对此,林国荣深有感触。

  前两天,经过村民小组90%以上成员同意,他刚把村民沈建国的户籍回迁事宜办妥,“以前大家去城里上学、工作,迫不及待想把户口迁走。如今时代变了,即使知道迁回来不能享受分地分红,也想回来。”这样的回迁申请,他每年都会收到几十份。

  严格意义上,虽然称不上“通勤族”,但因着对家乡天然的感情,他们更愿意通过党员议事活动等参与乡村治理。

  对今年村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等重点工作,有人建议模仿其他村将垃圾分类排行榜和奖补模式结合,激发大家的荣誉感、自尊心;有人提议引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并将产出的绿肥通过互联网销售给城市居民。

  “经常回来的自己动手示范,不能到场的也进行电话联系。”林国荣娴熟地与原住村民、通勤族、返乡人员和投资客沟通着,并审慎地观察村庄发展的方向。

  当智力资源和信息向村镇流动,这里的发展空间已经打开。

  城与乡的交流

  正全方位“通勤”

  “通勤”多了,李华军也有了新的想法。他在瓶窑老家造了新房,今年4月初办了场热热闹闹的上梁酒,“一方面让父母也享受下生活,另一方面也想多回去住住。”

  不同于德国朗根巴赫,“通勤族”们将城市生活理念引入乡村,也用相对高的收入建设了更漂亮的住房,在这里,农村建房还存在户籍和宅基地的限制。

  “镇上可以买房,但要是想长期生活在村里呢?”径山村村支书马仁祥认为,发展民宿或许是一个答案。

  依托径山寺资源,当地规划将径山村打造为“禅茶第一村”。原先山上的65户农户和5家茶厂搬迁下山。农房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村民自建、统一管理的要求,打造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江南人家,大力发展民宿。茶厂也将一改以往厂房简陋、违法搭建的面貌,升级为带有茶道表演、素食体验、茶宿生活为一体的休闲养生区域。

  而小古城村的考虑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民宿成本太高;对于崇尚乡村生活的人来说,民宿又不够自由。”

  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通勤族”?林国荣的思路是,鼓励村民们参考美国私人家庭租给学生、提供早晚餐的模式,将自家空闲的房间重新装修后出租,“村里一家人最多就住3个房间,但一栋房子少说也有4间房,何不将闲置资源盘活利用起来。”

  在他看来,租金多少事小,重要的是在这种方式下“通勤族”们将和村庄产生更紧密的联系,“通勤村”也不仅是交通层面上的“通勤”,还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城乡交流”。

  两个村的尝试,也无意间回答了未来“通勤族”构成的问题。

  朗根巴赫的“通勤族”意味着往返于村镇和城市之间的人。他们参与建设各种社会团体,有些甚至把自己的企业和办公室开到了村镇。“对于径山,这个群体不妨再扩大一些,周末和节假日往返的人群,以及在乡村投资经营偶尔返回城市的人,都可算在内,因为他们和村镇产生了有益的交流。”径山镇相关负责人认为。

  眼下,大径山以东是良渚文化城,以西是建设中的城西科创大走廊,预计到2020年,将集聚30万创业创新人才和近千家企业。处于半小时交通圈内的径山,产业、人才溢出效应明显。

  而径山微电影小镇、长乐创龄小镇等项目的建设也将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带来就业机会,产生大量“通勤”人群。已启动建设的杭州第二绕城高速以及规划中的城际轨道线,也将极大降低“通勤”的交通成本。

  尽管教育、医疗等资源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大径山已充满魅力。

  这里正在进行的实践,也许会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城郊村庄发展的潮流。

标签:通勤编辑:沈韩宇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