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黑河、臭河变清澈 浙江重现诗画江南底色

发布时间:2019-10-31 15:30: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砖瓦厂取泥后残留的一个个臭水坑、泥水坑,整治、拓展为6.1平方公里水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及以上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杭州萧山区湘湖“凤凰涅槃”,小鱼儿、小虾和白鹭都回来了。

  这只是浙江美丽河湖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截至目前,浙江省1.1万公里垃圾河、黑河、臭河,实现由“脏”到“净”的转变;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又实现由“净”到“清”的转变;建设省级、市级美丽河湖180条(个),河流长944公里。

  “浙江开始重现诗画江南的底色。” 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杨炯说。

  病在水里 根在岸上

  浙江境内有钱塘江、甬江、苕溪、瓯江等八大水系,8万多条河流,水系发达,老百姓也习惯依水而居。然而,随着乡镇工业的红火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该省一些县市的河湖开始生“病”,有的还病得不轻。

  在“五金之都”永康市,GDP增速一度居金华市前列,境内的永康江、华溪、李溪等主要江溪也曾变得浑浊不堪,鱼虾绝迹,垃圾成堆,每到夏季恶臭难闻。萧山区的一些河湖水曾是红、黑、白“三色水”。一位省领导曾在浙中地区调研时作打油诗批评基层治水不力,“山上桃花红艳艳,山下苍蝇黑压压,青山臭水”。

  杨炯说,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2018年,美丽河湖建设第一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美丽河湖建设被列为全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病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工业企业排放、外来人口生活污水直排、小微企业偷排等,对溪流河湖造成了严重污染。一些地方“五水共治”之初,老百姓对河道清淤的做法指指点点,“光是在水里小打小闹有什么用,岸上没有决心和动作解决不了问题”。

  萧山区属浙江省剿灭劣Ⅴ类水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河网水系、传统产业、流动人口等“三多”,2016年年底区控及以上劣Ⅴ类断面5个、劣Ⅴ类水体300个。萧山区治水办常务副主任葛仲欢说,仅衙前镇11.8平方公里就聚集了650多家纺织企业,涌入近5万外来务工人员,是本地人口的两倍。人多地少,不少企业和村民见缝插针,把厂房、职工食堂、员工宿舍、出租房建到河边,导致境内河湖水体日渐变色。

  工业企业违章建在河边的厂房设备停运一天损失就是几百万元,能不能拆掉,群众看在眼里。葛仲欢说,该区依法拆除邱氏布业、诚卓纺织、叶茂纺织等一批企业临河违章建筑,累计清除河道两岸15米内违章建筑近180万平方米,提前半年完成5个区控及以上劣V类断面消灭任务。

  小池塘有大动作

  如果把河湖看成是整个水生态系统“主动脉”的话,那么小溪、小水沟和小池塘则是水系的“毛细血管”。浙江池塘等小微水体数以万计,直接影响着河湖治水效果。

  “927户村民就有52个池塘。”嘉兴市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党委书记范卫福说,该村曾是海宁环境最差的12个村之一,不少池塘被当作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池,请挖掘机挖了六七次,才清除历史的环境欠债。

  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72岁老人徐雄泽家门口有一个160多平方米的七斗塘。他小时候在这池塘里洗澡、钓鱼。徐雄泽说:“到了新世纪初,池塘没有人管了,就变成一个垃圾池。夏天在家吃饭,苍蝇蚊子都飞到我饭碗里来。”

  “一些承包给人养殖珍珠蚌、鲤鱼、鲢鱼的水库、池塘,更是变成了‘酱油水’或‘粪缸’。”金东区上荷塘水库管理处主任涂根林说,2013年以前,上荷塘水库蓄水量有845万立方米,年承包费18万元。水越富氧化,鱼越肥大,承包人每年就往水库投入2000多吨猪粪、鸭粪和500多吨化肥,连大坝上都是臭气熏天,水库养的鱼煮熟后都有一股怪味。

  整治侵占、污染池塘、水库的现象必然触及各方利益。萧山区浦阳镇灵山村村民许某芳家不肯拆除圈占池塘边的围墙,其家人还把施工人员的手抓破了。据金东区琐园村主任严志君讲,村里在原机耕路旁开挖一条水渠连通和复活7个池塘,沿途十户村民有九户不同意。

  “不过,治水治出了美丽环境和美丽经济,以及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金东区副区长叶春成说。该区多湖街道四大门村有300多亩污泥塘,通过清淤、水系连通和“三改一拆”,环境变美了,今年国庆长假有5.5万人来村里体验农家乐。一个池塘几条游船的承包款由以前一年的1.08万元,涨到了今年的1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10万元,到现在超过100万元;琐园那条水沟被打造成水街,村庄变成了景区,一年游客量达55万人次。全区68座小Ⅱ型以上水库全部实施洁水养殖, 全面消除劣Ⅴ类水。

  许某芳现在每天从池塘中打水浇花、拖地板,并笑着说,“那潭死水早就该整治好”。

  高科技助力实现人水和谐

  形势和压力逼人,倒逼浙江江河湖水进入精细化和高科技全流域监管的发展阶段。永康市就把全市电镀、电解企业集中到表面精饰整合区,生产污水由第三方运营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接入城市污水管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义乌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城市,境内没有大江大河,从东阳、浦阳等市县调了一部分水,保障该市近2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浙江省治水办副主任周红卫说,义乌的美丽河湖建设和高科技治水、管水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

  义乌市排水公司智慧管控平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枫坑等水库蓄水量,江东水厂、城北水厂的瞬时流量,以及白沙、稠江的配水量。该市治水办综合组副组长赵品茂介绍,义乌建有9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54万吨/天,通过2400多公里的排水管道,对全市526个村、镇街社区进行全域覆盖,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实现“全域零直排”的县市。

  据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水利厅联合发布的《浙江省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该省将高质量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即打造100条县域美丽“母亲河”、1000条城镇特色美丽河湖、1万条乡村美丽河湖,实现河湖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以及全域大美山河,人水和谐的新格局。

标签:浙江;美丽乡村;环保编辑:陈王姝睿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