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农村路 到“浙”来打卡
沿着“四好农村路” 开启向湖寻“鲜”之旅
浙江在线5月21日讯(记者 周晨昀 通讯员 郑雅璐)苏杭之间、太湖之畔——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更有着“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响亮城市品牌。5月21日,“富美农村路 到浙来打卡”主题活动来到湖州,沿着“四好农村路”了解美丽和幸福“基因”一路传承、焕发新生的生动故事。
鲜甜滋味“浔”路来
一场甜蜜幸福的新农实验
对农副产品而言,唯有出得了、运得好、跑得快,才能成为“致富果”。记者依次走访参观了位于南浔的红美人基地、湖羊文化馆。据练美湖羊生态养殖场负责人介绍,“买羊、卖羊靠的就是交通运输,现在从我们这儿出发,10分钟就能上高速。”据悉,南浔区自2017年起推进农村公路“四改三”三年提升行动,总投资50多亿,提升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随着南浔大道、湖盐公路等农村公路不断拓宽,打通了湖羊运输最后一公里,更大程度实现了互联互通。
湖羊文化馆 主办方供图
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说,“以前农村路的发展重点在于解决‘走得了’,现在‘走得好’和‘走得安全’成了新要求。”近年来,湖州全域推行“路长制”,推进智慧农养、数字路产、智联管控、健康监测等数字赋能模式,全面构建城乡客运“服务网”,成效显著。
田畴沃野展新颜
以农兴村照进现实
离乌镇景区7分钟、南浔古镇15分钟、西塘古镇40分钟——这便是位于练市镇花乌线沿线的农兴村。自2013年前后引进绿腾农业、现代农文旅游业等项目,农兴村2.67平方公里土地迎来了彻底盘活的机遇。同时,依托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逐步畅通快递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渠道。如今的农兴村,居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以上的农户达450户。
农兴村 主办方供图
此外,以花乌线为轴,这些便捷优美的农村路还将周边景点缀珠成链、成环成网,持续放大“交通+”势能。如串联农兴、达井、洪福3个村打造的万亩农业大观园,新型旅游综合试点项目湖小羊亲子乐园等,整合引流周边短途游客流、商流,推动跨越式发展。
“蟹”逅共富梦
富美路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
鲜亮的大螃蟹举着憨态可掬的钳子“迎客”,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这里是“杨桂珍”螃蟹庄园景区。2018年,“蟹三代”卢瀛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方式,在太湖畔的杨溇村建立了1600亩“杨桂珍”养蟹基地,打造了杨溇“太湖蟹”共富工坊,为本地村民提供“认养蟹苗”等共富渠道,带动杨溇村周边约200户农户实现增收。
“杨桂珍”螃蟹庄园景区 主办方供图
“杨桂珍”太湖蟹的“走出去”,离不开水产路和环太湖公路等交通运输道路改善提升。从“杨桂珍”螃蟹庄园景区望出去,便是集“交通、水利、生态、防洪、旅游、景观”于一体的环太湖公路吴兴段,它不仅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公路”,更是见证和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干线。2021年,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发布,湖州与苏锡常三市跨区域打造美丽中国交通样板的帷幕正式拉开。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环太湖公路吴兴段沿线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招引庙港人、枫霖生态园等产业项目14个,撬动社会资本3.68亿元。
环太湖公路吴兴段 主办方供图
站在全域美丽、全国示范的新起点上,湖州将持续践行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有效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着力打造“畅达、平安、智慧、美丽、共富”的“四好农村路”升级版,进一步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间编织美丽纽带。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