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正文

泰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蝉联山区26县第一

山城文化圈,有啥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4-03-13 08:40:4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尤建明 共享联盟·泰顺 赖淼莲

  最近,国内文旅圈颇为红火,人们身在市井,心向山海。

  最近,山城文化圈也很热闹,仿若远隔巷弄,且看花开。

  当各种“诗与远方”不胜枚举,位于浙南山区的泰顺默默将品质文化圈一个个“搬”到群众家门口:无需远行,也有好风景。文祥湖文创街区是网红打卡地,“泰有艺市”文创市集是人气盛会,文化礼堂是乡亲们放下筷子就能去的地方,文化驿站成孩子们的心头好,家门口的城市书房刷脸就能进……山区群众点赞,这种品质文化生活有质感、有温度。

  满意率达85.5%,在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日前公布的年度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榜上,泰顺位居山区26县第一,这是泰顺连续第二次获得“榜一”。山城文化圈,如何“圈”出群众生活幸福感?

  文化空间,让生活够味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需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泰顺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更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当地在新老城区黄金地段,集合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场馆;在人气最旺的文祥湖周边,集聚了文化中心、图书馆、石文化创意园、职工服务中心、木偶体验馆、米塑工作室等,让城区文化圈,够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泰顺城区文祥湖畔,步行道上人影绰绰。远山近火倒映在静谧的湖面,令人仿如徜徉在浓淡相宜的山水画间,烦恼顿消,心情舒畅。不远处,悄然横卧着形似廊桥的建筑群,过往的群众时不时往里张望着。

  “这里是泰顺文化中心,美术馆已完成布展,博物馆和非遗馆正‘盛装打扮’中。”泰顺县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张翼武介绍,这个山城文化新地标预计今年5月开放。

  投资2.2亿元、占地28.6亩,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泰顺在主城区最好的地段建文化空间,目标只有一个:用文化让山城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当然,公共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惠及全民。山城泰顺全力打造了121个覆盖全县19个乡镇和重点村社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温泉大峡谷有文化驿站、南浦溪景区有城市书房、彭溪工业园有智慧阅读空间、徐岙底村有文元院……各类文化特色场馆遍地开花。

  蚂蚁联盟,为生活加油

  “群众是否满意,是公共文化服务营造幸福的最重要标准。”泰顺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空间要让群众够得着,文化服务要让百姓用得上。

  村超、村BA、村晚、山歌比武、广场舞大赛……这些方兴未艾的网红IP,无一不是从群众需求出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不仅是观众,还是演员、导演,站C位、唱主角。那么,在文化阵地不断完善中,如何让文化服务更加精准对味?泰顺对送文化下乡供给侧“动刀”,形成公共文化“超市式”供给、“菜单式”服务。“您用微信点单,我送文化上门……”最近,城区居民吴雪珍和几个朋友想在空闲时间学瑜伽,她打开泰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点击“我想”版块选择“瑜伽课程”。没过两天就收到培训服务消息。这是当地推出的“文化快线”服务品牌,社区、团队、个人等线上点个单,志愿服务送上门。

  由阵地式服务转为配送式服务,就需要一支庞大、专业、勤快的跑腿大军,来打通偏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泰顺整合了文化馆蚂蚁艺工团、泰图书香志愿团、非遗保护志愿队、文化遗产志愿队、青年讲解志愿队、文联小分队等37支队伍,由万余名志愿者组成“蚂蚁联盟”。辅导培训、文艺演出、阅读推广、文旅讲解等九大主题文化服务,只要符合规范要求,志愿者都风雨无阻,像蚂蚁搬货一样,脚踏实地送进山区各个角落。

  从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可以看到,如今在“蚂蚁联盟”带领下,泰顺文化下派员配备率全省第一,文旅志愿者活跃度全省第二,全民艺术综合普及率82.3%。联盟服务入选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联盟也获评2023浙江省“十佳”文旅志愿服务组织。

  创意平台,给生活添彩

  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除了靠脚力,还要有创意。在泰顺,文化发展被放在与生态、工业同样重要地位。

  推进公共文化创新发展。除廊桥文化节、全省茶歌大会外,泰顺向“小而美”“简而精”集中发力。“非遗外卖”“文化地摊”“‘泰有艺市’文创市集”等,让越来越多乡村群众就近能享受创意红利。

  春节期间,地处深山的泰顺县泗溪镇白柯塆村大长坑自然村的村民得益于“非遗外卖”,挑了良辰吉日,在非遗中心给予补助基础上,再凑了些份子,请来泗溪当地的提线木偶戏剧团,为大伙儿送上新年祈福。

  “我们过年经常下乡演出,深受山区群众喜欢,经常是从正月演到插秧时节,晚上有时候表演到12点多了,还有人问‘老师,能不能再加点戏?’”剧团的“带头大哥”包日拼介绍,木偶戏在山区农村很“吃香”,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少不了活,现在县里创新补助“外卖”,像剧团里手艺好的艺人,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老手艺新包装,在文化地摊和“泰有艺市”文创市集也备受欢迎。去年,“泰有艺市”文创市集连续举办了4期,吸引浙闽周边村民和游客近20万人次参与,促成文创交易额50多万元,并逐渐成为山城特色文化IP,还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

  文创产品、手工艺品、农创产品、特色美食等,以“市集+艺术”的方式和歌舞、走秀、表演等项目共沐夜色、“乡约”炼摊,又地道又新潮。

  游客纷至沓来汇聚了大山的人气,不同口音的交流也为山里人开启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在司前畲族镇左溪村民宿老板陶育民看来,日趋繁盛的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了村民素质,也带动了客流和收入,越来越多年轻人留在家乡踏实赚钱,生活变得多彩起来。


标签:泰顺;文化编辑:金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