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正文

杭州3293个村社智慧印章全覆盖

一把AI锁 管住“糊涂章”

发布时间:2024-05-16 09:14:0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姚琼 王银秀

  浙江在线5月16日讯(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姚琼 王银秀)小小一枚村级公章,既涉及规范基层行权,也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以往屡禁不绝的“人情章”“糊涂章”“空白章”等用章乱象,如今将在杭州村社得到有效遏制。日前,杭州全市3293个村社率先实现村级智慧印章全覆盖,将印章装入智慧套筒,为村级小微权力上一把“锁”,有力推动村干部廉洁用权、高效办事。

  过去,由于缺乏刚性制约,村社公章使用存在监管盲区,导致一些村社事务管理混乱,甚至出现腐败。最早试点启用智慧印章的萧山区义桥镇,就曾有过教训。2019年,某村村干部利用保管村委会公章的便利,将本该由村集体收回的老宅违规转让,并在变更用电户主申请材料上加盖了村委会公章。

  “智慧印章实现了公章审批、使用、管理、监督的闭环。”义桥镇纪委书记方正介绍。智慧印章配有摄像头、扫描仪等设备。借助物联网技术,智慧套筒里的印章处于锁定状态,只有收到用章指令后,才可解锁。盖章过程中,设备自动采集时间、地点、次数等关键信息,并对盖章人和文件进行拍照,全部加密上传至数据中心,全程留痕。

  在义桥镇田丰村印章管理员王诗慧眼里,智慧印章就像是一个公正无私的“铁面裁判”。她打开一份集体土地承包合同说:“如一般建设用地,每亩每年的租金如果少于5000元,合同就会被智慧印章系统AI(人工智能)识别为‘不合规’,发出预警。”

  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智慧印章,让大家尝到了数字化改革的甜头。“就算我有事在外,用手机也能审批,整个过程都清清楚楚。”淳安县大墅镇桃源凌家村党支部书记凌明俊说。村民凌家澄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建房审批,刚好遇上凌明俊出差,“原以为书记不在盖不了章,没想到通过线上审批,马上就办妥了。真方便!”

  便利背后,是审批流程的再造。杭州重新梳理了村社的办事清单和审批流程,形成了智慧印章系统内的176个用章事项。在最早应用智慧印章系统的萧山,用章平均审批时长缩短了9小时,全市平均用章审批时长缩短至1小时内。

  今年一季度杭州市智慧印章系统实现全覆盖以来,村社用印事项全部纳入监管,累计用印388万余次,有效解决传统用章无审、漏审、逃审等问题。随着智慧印章等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作深入推进,相关举报随之减少,该市一季度涉农检举控告同比下降25.6%。

  浙江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叶良芳认为:“智慧印章是数智赋能基层监督的典型体现,走出了一条村级公章监管的新路子。”


标签:编辑:何晓东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