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听、督……基层民主在宁波这样展开
晚上9点,宁波江北洪塘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十余名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场所经营者代表和居民围绕“无人值守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正在“热聊”。这样的“代表夜聊”场景,在江北区已开展991场,成为宁波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以构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引领性目标体系、示范性工作体系、支撑性政策体系、科学性评价体系为牵引,深化拓展基层单元、数字化履职平台等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级人大围绕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成果。
民主协商
“夜聊”聊出民生解决方案
24小时运营的无人值守场所,如何确保消防安全?随着自助便利店、换电柜、健身房等新兴业态不断普及,这一问题日益凸显。
今年7月以来,江北区人大洪塘街道工委先后两次组织人大代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30处无人值守场所进行联合检查,发现存在火灾预警系统不完善、消防通道及消防标识不规范等隐患。
“选择这一‘小切口’,是因为它关乎群众生命安全,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还不完善。”人大洪塘街道工委主任冯雷介绍,此次“夜聊”旨在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协同治理格局。
“充电柜必须与易燃物分离。”“摄像头应该增加火情识别功能。”“营业执照、紧急联系人、安全风险提示等信息,必须张贴在醒目位置。”……在热烈讨论中,一项项共识凝聚成形。
“夜聊”模式在江北区已持续开展8年并不断升级:从最初代表与选民面对面交流,发展到“片区小组+专业小组+居民议事小组”灵活组合,再到开展“直播夜聊”吸引32万人次在线参与。
效果显而易见。民生微实事通过“立办”机制高效解决,实现“当面答复—24小时反馈”。目前,该区经“夜聊”已收集并解决民生事项5000余件。
民主决策
听证会上的公交站移位之争
在鄞州区姜山镇,一个村里的公交车站要不要移位,由村民共同讨论、民主决策。
632路公交自2005年开通以来,一直是连接姜山与宁波主城区的重要线路。因用地规划等问题,茅东村茅山路边作为临时公交首末站已有8年。是否要移至新站点成为争议焦点。
“当前站点无封闭场站,近3年来剐蹭事故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姜山镇村镇建设办和公交公司代表建议车站移位至沈风水村南侧空地。
“我们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多走路是负担。”“移位后确实能保障道路通行安全。”……也有与会代表提出折中方案:“可否保留原站点作为途经站?”
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后,无记名投票以一票之差否决移位方案。
“尽管方案未获通过,但都是群众意愿的真实表达。”姜山镇人大主席徐麦喜说,待方案更成熟完善后,镇人大将依法适时再次组织召开听证会,对改进方案进行再次表决。
这也正是姜山镇人大自2020年创新建立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前置听证制度的初衷:通过公开听证程序让利益相关群体充分表达意见,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惠民。
至今,姜山镇已累计召开听证会20余场,成功推动茅山交通整治、大货车停车场、南山畔公园等重大项目落地,有效解决广场舞扰民、老镇区公交不便等民生痛点。一场场听证会实践,也生动表明了民主决策不是简单的“多数决”,而是不同利益群体在理性对话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民主监督
创新形式提升监督效能
民主监督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在基层实践中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在象山县茅洋乡“猫洋谷”项目专题督事会上,代表们连连发问:“宠物猫的防疫工作如何推进?”“大规模的宠物猫集聚,是否会发生噪音扰民问题?”……作为文旅融合创新项目,该主题社区备受关注。为推动项目更好落地,茅洋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乡政府、项目运营方等召开督事会,最终形成“项目督事清单”,经签字确认后移交茅洋乡政府办理。
“代表督事”是象山县人大常委会于2018年首创的工作机制,该制度的核心是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各类民情信息平台,收集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交由政府部门办理,并运用专门机制跟踪督促,直至问题解决。2020年起,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推行“代表督事”制度。
除了针对具体项目的督事,预算监督也是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仑区大碶街道,一场关于城乡办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座谈会正在举行。
作为预算监督“阳光三审”试点,大碶街道对民生实事项目及特定项目支出执行,采取“合议制”等形式进行重点监督。每年,人大街道工委会选择两个科室作为重点审查对象。
“阳光三审”模式覆盖预算全生命周期,一审预算编制、二审预算执行、三审预算绩效,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跟踪监督。此举填补了街道预算审查监督的“空白”。2023年至2025年,大碶街道通过工委审查分别压减预算支出7968万元、8235万元和8300万元。
基层立法联系点
民意的“直通车”
在地方立法过程中,民主理念同样贯穿始终。
日前,为修订《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条例》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及企业、职业学校、员工等各方意见。此前,法工委已走进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意见,并通过媒体、网络平台等征集到意见建议502条,回收有效问卷2266份。
“要贴合企业需求,升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慈溪市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丁小根说。
“希望对企业的专家队伍建设予以支持,在宁波市级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中增加汽车生产线操作工。”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黄小曼建议。
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声音,也被带到了现场:“外卖员在路上跑得多,希望能开发碎片化学习的新形态课件。”
自2009年设立首批14家立法工作联系点以来,宁波已建成覆盖全市的38家联系点,涵盖街道、社区、村、企业、高校、法院、检察院、律所、社会团体等不同领域。至今,这些联系点共参与立法调研、立法宣传等活动20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3300余条次。
从“代表夜聊”到“代表督事”,从预算监督“阳光三审”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宁波,民主正在以各种形式融入日常生活,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宏大的制度理念,具象为家门口的听证会、投票时的表决权、报表里的民生账,成为可知可感、可享可用的生动实践。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