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创新乡村运营 解锁幸福生活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记者 沈烨婷 宋彬彬 通讯员 谢志敏)眼下,在桐乡乌镇横港村,一群年轻人正用创意点亮乡村:两个95后姑娘开的糖水铺,一天卖出200多份甜品;村里的咖啡店常年“霸榜”线上美食平台的区域好评榜前三……专业运营为乡村注入新活力,横港村引入荷马农业运营团队,改造26幢闲置农房后落地10余种新业态,今年旅游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000万元。
在嘉兴乡村,遇见向往的生活。“千万工程”实施20多年来,浙江乡村的发展阶段正逐步从建设向运营转变。近年来,嘉兴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创新开展乡村运营,对生态、产业、文化等资源进行整体统筹、有效盘活、多维开发,激发乡村全面振兴长效动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最终核定平均亩产达946.72公斤!”近日,海盐通元镇浦漾村传来喜讯——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禾香优127”百亩方喜获丰收。作为“浙北粮仓”的嘉兴,以全省约十分之一的耕地产出近六分之一的粮食,连续19年粮食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列全省第一。
农业兴、百业兴,嘉兴创新引入“像抓工业一样抓农业”的乡村产业运营理念。2017年,平湖广陈镇成立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8年间52个优质农业项目在此落地生根,带动全镇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如今,嘉兴已实现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县(市、区)全覆盖。
种粮食也可以“卖体验”。在南湖区湘家荡喜悦农场,放秋假的小学生跟着农户学割稻、打米糕。拉长水稻深加工产业链、稻虾共养拓展增值空间、种植稻田画晋升“网红打卡地”……嘉兴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游”成为文旅新亮点,今年1月至9月,全市乡村休闲游共接待游客3726.6万人次、营收43.6亿元。
乡村运营还要下好“一盘棋”。海宁“大桃园”片区以桃园村为核心,联动盐官、周王庙、丁桥3镇12个村,组团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34.8%,村民收入增长28.3%。红友村种朱顶红、郭店村深耕月季和绣球、桃园村主攻康乃馨……浙江塔莎园艺有限公司落户“大桃园”片区后,与12个村合作打造差异化“花卉矩阵”,种植面积扩大8倍,年销售额接近1亿元。“单个村的资源和空间都有限,我们握指成拳,劣势就变成了优势。”桃园村党委书记金正华说,看到乡村发展前景,村里民房改造成咖啡馆、羽毛球场等,很多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晚上都回村住了。
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秀洲区长虹村、荷花村等6个村组成“荷美闻川”片区,依托长虹桥、网船会等文化资源,由国资公司统一运营,创新推出数字VR、水上运动等8个旅游新业态,年接待游客超110万人次。去年以来,嘉兴推动141个行政村开展运营,引育运营团队120个,乡村运营重点村的运营收益对村集体经济的贡献率由开展前的15%上升到30%。2024年,嘉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基本全覆盖。
集体有发展,农民得实惠。“薪金、租金、股金、福利金、养老金,一年稳稳有5万多元的收入。”75岁的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村民缪兰芝道出甜蜜生活。近年来,嘉兴推广运用“农民共富十法”“强村十法”,持续推进农民创业就业行动拓宽增收渠道,既做大“蛋糕”更分好“蛋糕”。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0∶1,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521元。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