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热点舆评 正文

AI“复活”已逝公众人物 拉响科技伦理警报

发布时间:2024-03-18 18:10:1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周旋

  虚拟数字人“李玟”“乔任梁”“张国荣”出现在镜头前和观众打招呼,画面、声音则由AI生成……近日,有网络博主利用AI技术“复活”逝去公众人物的做法引起了争议。针对相关影像,乔任梁父亲明确表示,“这是在揭伤疤”。截至3月18日14时,话题#任梁父亲喊话撕下AI复活明星伪善面具#阅读量超2.4亿次,一度登上热搜榜第2位。

  站在法律、科技、伦理的交叉口,如何看待这种数字人“复活”现象?依据2023年1月起正式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需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而从法律上来说,逝者虽不再享有隐私权、肖像权,但其隐私权益、肖像权益仍受到法律保护。这种视他人伤疤为“流量密码”的行为违背了公序良俗,更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逝者近亲属带来“二次伤害”。此外,这些公众人物大多在影视、音乐等领域享有知识产权。而虚拟数字人基于数据、模型生成的“创作内容”可能涉嫌侵权,使得纠纷进一步蔓延到艺术创作与商业领域,打开“潘多拉魔盒”。

  不仅是公众人物,虚拟数字人“复活”技术已经衍化为一门面向普通民众的“产业”。有博主表示可提供数字人“复活”服务,一次收费588元。饶使有逝者近亲属确实出于悼念目的,选择“复活”自己的亲人,其中潜藏的隐私安全、信息诈骗等风险仍值得警惕。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数字人,模糊了科技与伦理的交界。数据和算法可以“复刻”出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但一个真实鲜活的灵魂绝无法被“复活”。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监管手段落后于现实的问题客观存在,科技伦理警报已经拉响,民众对于此类新型技术不妨保持审慎的态度。(记者 周旋)


标签:AI;互联网;技术编辑: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