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热点舆评 正文

要求“精准对线”是给乘客“上难题”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8:5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王姝睿

  日前,多位网友发帖称登录国铁吉讯APP(原掌上高铁客户端)连接高铁WiFi时,系统弹窗意外出现了“X你妈”的不雅用语。12306客服人员之后回应称,“因不属于同一板块,12306无法处理此问题,建议向国铁吉讯APP官方客服反映”,引发舆论热议。回应中的“无法处理”等表述成为平台热搜词条。

  明面上,12306的回应提供了反映问题的渠道,“潜台词”则是“冤有头,债有主”,要求投诉人找到可以对WiFi“骂人”负责的平台“对线”。但根据一般乘客的理解,12306是高铁服务的“统称”,乘客乘车体验被影响后,要先找出WiFi服务“属于哪一板块”并“精准对线”,是服务供给方反过来给需求方“上难题”。按照这个逻辑,整个高铁行程涉及到运输管理、保洁卫生、餐饮供给等多个“工种”,乘客是不是还要分门别类搜寻找不同责任方联系方式才能投诉?

  退一万步来说,点对点投诉也需要先决条件。即平台面对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乘客知道自己反映的问题不会轻易石沉大海,以此形成“反馈-接收-解决”的良性循环。但在此次事件中,有媒体反映“多次拨打国铁吉讯官方400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回溯近来乘客对平台“WiFi连不上”等诸多吐槽,作为真正责任方的国铁吉讯也很少主动公开回应解释。这样“查无此人”的态度,哪怕乘客投诉再“精准”,恐怕相关问题也不会被妥善回应、解答与处理。平台及高铁服务唯有先放弃“要求乘客”的想法向内看,才能真正在管理上实现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记者 陈王姝睿)


标签:投诉;服务供给;高铁编辑:沈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