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热点舆评 正文

防微杜渐遏制教育违规收费

发布时间:2025-02-17 17:01:21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张毅

  近日,网友反映“山西太原泰华高级中学开学收取723元寒假作业打印费”一事引发舆论关注,当地随即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16日晚,太原市尖草坪区教育体育局发布通报,证实情况基本属实,网友反映的寒假作业打印费实为该校收取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习资料印刷费。调查组认定此项收费违规,责令该校立即纠正其违规收费行为,并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根据山西省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秋季中小学教科书零售价格”,诸如数学、物理等教科书零售价格集中在7元至20元区间。而所谓“资料打印费”一次性收取的费用足可购买数十甚至上百本教科书,也难怪有家长和网友质疑收费标准合理性并从而延伸讨论教育乱收费现象。而根据当地教育体育局通报,该项收费没有经过公开、公示程序,收取费用时也没有与家长、学生充分沟通,不符合《山西省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可见,收取该笔款项既不合情亦不合理,更是违规。

  教育违规收费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关注,在小红书平台,与“学校收费通知”主题相关的超万篇笔记中,不乏“不合理收费如何举报”等咨询内容。现实中,“午休趴桌费”“学习平板购置费”等学校收费项目引发争议。更有甚者,个别学校将空调使用费计入“教育服务增值费”,巧立名目将违规收费玩出“新花样”。而部分打着“自愿缴纳”幌子的项目,在“别的学生都有,自家孩子没有,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影响学习进度”等担忧下往往异化为强制项目,令不少家长有苦难言。

  教育违规收费的背后,是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在作祟,一些学校和机构将教育视为牟利工具,将神圣的讲台变成交易的场所,不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更损害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此次事件是个提醒,对教育违规收费现象,必须防微杜渐,绝不姑息。(记者 张毅)


标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