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热点舆评 正文

短发不应成为“硬性标准”

发布时间:2025-04-03 11:48:09 来源:浙江在线 丁文蕙/文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一中学被投诉“强制女生剪短发”。学生家属称,班主任和政教处主任以“长头发影响学习”为由,要求自己的妹妹剪短发,否则不让去学校。龙岩市永定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并没有“不剪发就不能来读书”的规定,只是在仪容仪表方面给出引导和建议。已要求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和班主任对仪容仪表规定进行重新审视,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确保规定既符合教育管理要求,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据当事人反馈,该规定并未改变,学校甚至召开年级大会称,“所有事情,最后都还是学校来处理,投诉举报没有任何作用,谁投诉就严惩谁。”

    以“长头发影响学习”为由,将“剪短发”与“提升学习”挂钩的逻辑,本就站不住脚,学生的专注度主要取决于学习氛围、课堂质量、个人习惯等,头发的长短与学习表现并非对立关系,不应简单将其同“影响学习”划上等号。关于中学生的发型,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表述是“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并未对头发长度做“硬性要求”。“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仅难以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初衷,反而可能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

  剪一样的发型并不一定能保证学业更好,学校不应将“整齐划一”误认为管理有序,更不能以头发长短来衡量育人水平,而应思考如何让学校管理更符合教育规律,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同时,也能得到必要的尊重与理解。(丁文蕙/文)

标签:剪短发;教育;硬性标准编辑:陈王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