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企业总量突破百万户
近日,承影奕威(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影奕威”)法人丛鲁克,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拿到一本崭新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杭州诞生第100万户企业,杭州成为浙江省首个企业总量突破百万户的设区市,也是继深圳、广州、成都之后全国第4个企业总量突破百万户的副省级城市。
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承影奕威,是一家从事无人机检测和干扰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丛鲁克坦言,把子公司设在杭州市上城区,是看中当地数字产业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更是被杭州优质的营商环境所吸引。
营商环境再升级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企业来说须臾不可或缺。从一粒种子到幼苗再到长成参天大树,营商环境贯穿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
步入杭州市萧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格外醒目。只要有人走到窗口前,工作人员便会主动询问。
“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不论大小,都可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寻求解决。”值班工作人员肖何涛告诉记者,不久前,一家服饰企业负责人来到窗口反映,由于企业涉及外资注入,属于外商投资,但之前给企业备案的部门因机构改革被取消,他一时不清楚该找哪个部门重新备案。窗口工作人员接到反映,立刻协调市场监管和投资促进部门,帮企业解决了烦心事。
杭州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既受理普通窗口无法办理的“疑难杂症”,还协调多部门推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易办。杭州市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业务联动,同题共解,共商共建。
“持续巩固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日办结’服务,提升全流程网办服务水平,延伸拓展市场准入‘一类事’服务。”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麻承荣说。
在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基础上,杭州全面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麻承荣看来,以往是通过做“减法”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现在是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做“乘法”,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精准化、专业化衍生服务。
成立于2018年的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芯微电子”)是杭州市钱塘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以维持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持续开展创新攻关。”该公司负责人陈磊说,当地政府联合农行杭州钱塘支行推出“企业创新贷”,化解了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资金不足问题。
“钱塘区从科技、人才、经营等多个维度共33项核心指标入手,精准量化企业创新积分。”农行杭州钱塘支行行长助理黄欧告诉记者,当地科技部门推出积分评定,为评判企业科研实力和发放贷款提供了重要参考。凭借这份“成绩单”,包括灵芯微电子在内的43家科技企业,共拿到8.2亿元的“企业创新贷”。
为企业精准画像、定制“体检”报告、形成发展建议……麻承荣表示,增值服务不是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而是基于市场规律,推动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杭州正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路径,形成更多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感的改革成效。今年上半年,杭州新设企业7.38万户,开办企业数居浙江省第一位、全国第四位。
目前,杭州市企业数超过个体工商户数,占经营主体总量约51.3%,远高于全国比例。杭州市经营主体结构合理稳健,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活力迸发。
数字赋能产业兴
杭州企业成长的澎湃动力,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引领带动。
走进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奥电梯”)无人化“未来工厂”,几十条数字生产线同时开动,从上料到下线实现全天自动运行,最快2分钟就能组装一台电梯的主要部件。
“最近,订单量增长明显,好在有数字化‘未来工厂’,可顺利交付所有订单。”西奥电梯市场部部长俞嘉琛说,企业接连拿下优质项目,数字赋能带来的利好不断。
除了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杭州还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融合应用。
今年6月,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开园,为浙大新创业师生提供免费办公空间。该创新谷是浙江大学和杭州市西湖区校地合作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校院系科研优势与生态环境优势叠加,旨在引育、发展、集聚一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
“创新谷毗邻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交通方便,配套成熟,是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银高表示,力争通过3年至5年时间,将创新谷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钱塘江南岸的杭州高新区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重镇。辖区内的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思维”),将人工智能与工业应用巧妙结合,专注机器视觉领域,开发工业制造的“眼睛”。“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从基础研发做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易思维创始人郭寅介绍。
目前,杭州高新区构建起体系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育引进相关企业150多家,重点企业营收超1800亿元。
杭州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3%,创历史新高,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8737亿元,比上年增长7.9%。
专家表示,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需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杭州的数字经济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更多企业成长壮大奠定了扎实基础。
引才聚才磁力强
产业兴、企业旺;企业旺、人才聚。在杭州,这已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不久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完成眼科机器人临床辅助视网膜手术。手术中使用的眼科机器人,正是由杭州市上城区创业人才企业——杭州迪视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视医疗”)研发。
“落户上城,我们做了正确的决定。”迪视医疗创始人崔迪回忆,2021年,他在杭州市创客天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上城区为初创团队提供了1500万元的资助资金。崔迪说,除了资金支持,上城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帮企业对接了很多资源,让他们的创业之路更加顺畅。
上城区以“领军人才+团队+项目+投融资”组团引进模式,做优人才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茁壮成长。目前,上城区已落地443个人才创业项目,全区人才资源达38.36万人。
保持人才吸引力,必须提升产业承载力。在杭州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就有1家上市企业,每天平均新增经营主体75家。产业向高向新攀登,为杭州高新区带来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
杭州高新区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孙巧燕告诉记者,人才流入辖区前3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与近年来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近3年,仅阿里、网易、吉利、正泰等头部企业就吸纳人才超6万名。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在杭州,企业与人才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从平台、改革和服务等方面破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地。”杭州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尹凡说。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