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电费点亮“黑楼道” 温暖了老人回家路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孙玉晶 苗云梦 柴颖

  4月20日,东园新村11个楼道照明正常。

  4月26日,古建小区4个楼道灯人体感应灵敏。

  5月15日,海隆花园2单元3层楼道灯轻微闪烁,已维修。

  6月10日,金属小区17个楼道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

  在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临山供电所员工沈军的工具包里,有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点亮的每一盏楼道灯。

图片

大城小爱电力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沈军在家中组装光伏灯|苗云梦 摄

  在城市变迁的历程中,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余姚,这类小区大多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它们也同多数住在这里的业主一样进入了“垂暮之年”。外墙脱落、水电老化、管道漏水、缺少电梯等问题逐渐凸显。

  其中,楼道灯照明问题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老旧小区的楼道灯,在小区早期建造时未统一安装,后期物业又没有统一管理,渐渐地成为了居民的“心病”。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夜间出行成了挑战。

  家住余姚市海隆花园的周静深有体会。年近七旬的她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有一次,她在下楼时因为楼道昏暗不慎踩空,摔下5级台阶。“当时我的脚钻心地疼。家里没人,我坐在地上干着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周静仍心有余悸。

  幸运的是,恰巧下班路过此地的供电员工沈军及时将周阿姨送到医院。后来,沈军从周阿姨的口中了解到,海隆花园很多老年人的出行都被“黑楼道”困扰。

  2019年,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大城小爱电力公益服务中心启动“点亮黑楼道 温暖回家路”志愿活动,想要解决“黑楼道”无人管、无人问的难题。沈军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图片

沈军向余姚市古建小区居民讲解光伏楼道灯亮灯模式|吕洪波 摄

  可实际问题远比沈军想象的复杂……

  项目执行过程中,沈军了解到,老旧小区的楼道灯多由住户自行安装,个人承担电费。于是住户们将开关装在室内,仅供自家人使用。这种“自扫门前雪”的做法,导致就算楼道灯完好无损,这一层住户之外的人也没有办法使用。沈军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光伏技术改造楼道灯。这样不仅能点亮“黑楼道”,保障居民安全出行,还能实现电费零支出,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沈军利用工作之余,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选定试点小区……“利用光伏技术改造楼道灯这方面,我们之前没有经验,只能靠多问多学多试。”朴实憨厚的沈军,骨子里充满了韧劲。

图片

大城小爱电力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在东园新村屋顶安装光伏板|吕洪波 摄

  2022年年底,沈军与同事们一起在余姚市古建小区试点改造了一个“黑楼道”。“真正落到实处时,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沈军说,安装灯具需要钻孔,但脆弱的楼道墙面让这项工作变得异常艰难,而且感应灯红外线灵敏度不够,容易受环境影响,遇到连续阴雨天,电灯充电十分缓慢。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沈军把人体红外感应改为微波雷达感应,让灵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还针对老旧小区订制了一套光伏照明设备。老旧小区的“黑楼道”重新被点亮,居民们好评连连。

图片

大城小爱电力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安装楼道灯丨吕洪波 摄

  “楼道亮堂多了!这下晚上出门不用开手电筒了。”海隆花园居委会主任金财宝说,“这是真正走到了基层,为民办实事啊!”沈军听了,只是笑笑,他说:“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就很满足。”

  如今,余姚市很多老旧小区的楼道里,一盏盏明亮的灯在黑夜里静静守护着每一位居民,不仅点亮了他们回家的路,也照亮了社区发展的未来之路。

图片

余姚市新都花园小区居民碰上来维护楼道灯的志愿者,竖起大拇指点赞丨吕洪波 摄

  故事之外:

  2019年,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大城小爱电力公益服务中心启动“点亮黑楼道 温暖回家路”志愿活动,义务帮助老旧小区维修楼道内损坏的开关、电灯等,解决“黑楼道”无人管、无人问的难题。2022年,项目升级,该公司聚焦“双碳”,实施“太阳能+储能”模式,对老旧小区的楼道开展光伏楼道灯改造,用绿色能源点亮居民夜归路。

  光伏楼道照明由屋顶光伏板、LED微波感应灯、储能蓄电池控制器组成,具有节能降耗、安全稳定、安装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人体感应系统可以做到人到灯亮、人走灯熄的效果,在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的同时,还实现居民楼道照明电费零支出。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为余姚地区20个老旧小区提供楼道照明设备维修服务,完成117个“黑楼道”光伏照明改造,回访中居民满意度达100%。2023年,该项目还入选了“浙江有礼”为民办实事名单,被推广到更多地区落地实施。

  “老”改“新”,这一看似细微的改变,却深刻而实际地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大麻烦,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生活便利与幸福感。



编辑:张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