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青同心梦,共谱海西时代章 ——献给浙江援青十五载与海西发展新篇

来源:刘赟

东海潮音与昆仑雪韵交响成诗,

钱江潮头的风帆,扬起对口支援的旌旗。

十五年前,山海订下跨越时空的盟约,

浙江的心跳,开始与海西的脉搏同频共振。

一、荒原上的星群:解码海西的天赋密码

在青海广袤版图里,近半疆域的海西大地,

隐匿着地球馈赠人类的地质传奇史诗——

俄博梁雅丹群落,似火星遗落的神秘城堡,

艾肯泉“恶魔之眼”,凝视着亿万年的时光印记;

察尔汗盐湖之上,天空之镜澄澈如梦幻之景,

冷湖星空小镇,收纳着宇宙静谧的私语。

这里是聚宝之盆,蕴藏黑金白银的宝藏:

钾肥堆积成巍峨雪山,石油于地脉中奔涌不息,

铜铁在岩层深处历经岁月淬炼,

磷矿脉勾勒出现代农业的宏伟蓝图。

在这地广人稀的寂静之中,

生态旅游的星辰大海悄然蛰伏,

援青的火种燃起,照亮全域发展的前路。

二、格桑花与潮头草的共生

两百四十名援青干部的足迹啊,

像是灵动的音符,踏着戈壁的孤寂,

织就希望的绚烂经纬——

在海西那片盐碱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让光伏板如蓝色麦穗,在荒原诗意生长;

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风沙,

用心规划产业的经纬,

把浙江“地瓜根系”般的温暖与活力,

深深扎进柴达木的沙丘里。

在德令哈的校园里,浙江名师如同温柔的园丁,

种下思辨的种子,

让祁连雪水化作清甜的甘露,

浇灌出“高原小树苗”那清脆悦耳的朗朗书声;

在海西州医院的无影灯下,

浙医专家好似技艺精湛的雕刻家,

把微创技术刻进高原的年轮,

让“大病不出州”的幸福,

如春日暖阳般触手可及;

电商云仓里,枸杞、藜麦如同欢快的精灵,

乘着数字化的快车,

从柴达木盆地一路欢歌驶向长三角的餐桌,

把“净土经济”的芬芳,酿成共富的甜蜜蜜糖。

那座拔地而起的“浙青数字产业园”,

恰似一座神奇的桥梁,将海西的风、浙江的雨,

调成一曲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和弦。

三、银发专列:开往星辰大海的桥梁

当五月的阳光擦亮西宁站台,

首列银发专列载着东部的期待启程——

车厢里的适老设施,是浙江工匠的温度,

随车医护的微笑,是跨越千里的守护。

车窗外,祁连雪线勾勒天地轮廓,

翡翠湖的涟漪漫过戈壁的褶皱,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望远镜,

正对准浙江游子魂牵的那片星空。

旅客们惊叹于艾肯泉的壮丽,

在俄博梁雅丹群触摸亿年光阴,

却不知更动人的风景在人心——

海西牧民用马背民族的豪爽,

递来温热的酥油茶,

浙江游客以江南的细腻,

回赠丝绸围巾上的吴越织锦。

四、未来已来:在荒原上书写科幻

当光伏板在戈壁铺就蓝色海洋,

当风电叶片旋转出绿色动能,

浙江的科创基因正在改造这片土地:

火星模拟基地里,科研团队复刻宇宙奥秘,

冷湖科幻文学奖照亮人类想象的边疆,

“星空经济”正将海西的夜空,

变成联结现实与未来的超级IP。

而援青干部的笔记本里,

早已绘就新的蓝图:

让盐湖锂资源对话新能源汽车,

让雅丹地貌牵手元宇宙探险,

让蒙古族长调与越剧小调,

在数字文化产业园里共谱新曲。

尾声:山海的抒情诗

昆仑雪水悉心滋养的格桑花,

正与钱塘江畔灵动的潮头草携手共舞。

浙江“地瓜经济”的坚韧根系,

深深扎进海西的冻土之中,

孕育出民族团结的参天巨木。

这是双向的奔赴

当海西的浩瀚星空成为长三角向往的“诗与远方”,

当浙江的先进技术化作荒原的“点金妙手”,

浙青同心共筑的中国梦,

在“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上,

绽放成新时代最为璀璨的星群。


编辑:周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