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正文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英伦献演

发布时间:2025-08-23 12:09:5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记者 赵家淞 金晶 杭芮

  灯光渐暗,笙乐响起,伴随串讲人的娓娓讲述,中国传统越剧《梁祝》率先登场,为伦敦萧剧院的中国传统越剧表演拉开序幕。浙江小百花越剧院21日为当地观众带来《爱情的花园》越剧折子戏专场,开启英国、德国巡演。剧院团队当日连演两场,吸引800余名观众到场观看。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以“全女班”演出而闻名,展现柔美、淡雅、委婉、细腻的艺术风格。40年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不断优化舞台艺术,回应时代审美,彰显江南文化特质,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文化出海”,为中国越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月21日,在英国伦敦,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演员表演越剧折子戏《红楼梦·葬花吟》。(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演出选取《梁祝·十八相送》《红楼梦·葬花吟》《牡丹亭·幽媾》《陆游与唐琬·题诗壁》等经典越剧折子戏片段,让海外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与传统韵味。

  “浪迹天涯三长载,暮春又入沈园来。输与杨柳双燕子,书剑飘零独自回。”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蔡浙飞在当日演出中饰演“陆游”,以深厚唱功和细腻情感,传达出诗人孤寂与失落的心境。

  她介绍说,剧院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探索创造符合“国际审美”的戏曲作品。“希望我们的越剧能让世界各国的人喜欢,喜欢我们的剧种,喜欢我们的演员,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

8月21日,在英国伦敦,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演员表演越剧折子戏《陆游与唐琬·题诗壁》。(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当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章益清一人扮演“祝英台”和“唐琬”两个角色,细腻地演绎出前者的聪慧勇敢和后者的哀婉深情。她说,自己自10岁起便学习越剧,能够在舞台上体会不同人物的人生,是一份难得的幸运,也希望借此把温暖与力量传递给海外观众。

  曾在杭州生活了十年的英国观众宫天豪告诉记者,他曾在杭州观看过越剧表演,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次演出的消息。“我觉得自己也能参与其中,所以拍了一些视频,这让我更有融入中国文化的感觉。”

8月21日,在英国伦敦,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演员表演越剧折子戏《梁祝·十八相送》。(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演出前一日,越剧院成员走进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与英国艺术家就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交流。

  蔡浙飞表示,在伦敦,他们看到年轻观众踊跃走进剧场;在中国,越剧也赢得越来越多青年青睐。中西两地的共同点,折射出传统戏剧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百年越剧已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如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小百花越剧院演出的剧场里,九成以上的观众都是年轻人。”她补充道,开拓市场和守正创新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发展的重要动力。

  越剧院演员谢蝉向英国艺术家介绍说,中国年轻人对不少西方音乐剧的唱段十分熟悉,那些旋律拉近了世界艺术的距离,而越剧也以独特的东方韵味打动观众。她强调,越剧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DNA”。

  伦敦玛丽王后大学音乐推广与合作负责人弗兰克·齐尔霍斯特对新华社记者说:“我相信这次巡演将使英国观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多元。”

8月21日,在英国伦敦,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演员表演越剧折子戏《牡丹亭·幽媾》。(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201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穿越题材剧作《寇流兰与杜丽娘》在伦敦首演,该剧将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斯》融合改编,开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在此后的欧洲巡演中反响热烈。

  据悉,本次巡演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浙江小百花越剧院23日将在德国法兰克福演出。


标签:小百花;越剧编辑:张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