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文艺轻骑兵
以艺赋能乡村振兴 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日前,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杨戴文化广场灯火通明、欢声如潮,“星火夏夜 共聚杨戴”篝火晚会在此激情上演。
由路南街道“艺路向南”文艺轻骑兵与群众自编自演的13个精彩节目轮番登场,舞龙、非洲鼓、电吹管等艺术形式交织碰撞,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充满本土特色与艺术魅力的文化盛宴。这场晚会不仅展现了基层文艺轻骑兵的蓬勃活力,更成为路南街道以机制创新推动文化惠民的生动缩影。
晚会在气势磅礴的舞龙节目《龙跃海洲》中拉开帷幕,金色巨龙腾跃翻飞,瞬间点燃现场热情。随后,杨戴村非洲鼓班学员带来的非洲鼓与中国鼓融合表演《好日子》,以激昂的节奏与创新编排赢得阵阵喝彩。歌伴舞《万水千山总是情》以婉转歌声与灵动舞姿,将观众带入诗意画卷。广场舞《精忠报国》、电吹管《美丽的神话》、大合唱《红歌串烧》等节目轮番上演,群众从“旁观者”变身“主角”,用才艺诠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所有节目都是群众自编自演,连非洲鼓表演都由社区培训班学员担纲!”杨戴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志平说,当前社区通过开设声乐、电吹管、非洲鼓等公益课程,培育了大批文艺骨干。古典舞班学员陈宝莲带领团队以《赤伶》斩获区级展演奖项,而本次晚会中《战马》《月亮照山川》等节目,正是学员们从培训到舞台的成果转化。晚会最后,熊熊篝火燃起,群众与文艺轻骑兵手拉手围跳互动,笑声与歌声交织成欢乐的海洋。
晚会背后,是路南街道文艺轻骑兵团队“机制+人才+阵地”的创新实践。2025年,路南街道文艺轻骑兵团队以一日一排练、一周一培训、一月一交流、一季一巡演、一年一精品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推动文化服务系统化、常态化。
目前,累计开展巡演、比武等活动35场次,覆盖群众超万人次。
在人才建设上,团队通过“内培外引”壮大队伍:吸纳省市文化下沉力量、高校师生等专业力量,引进“台州人艺话剧团”3名骨干;建立“乡村艺校”“和合夜校”“方林村校”等公益培训体系,开设声乐、舞蹈、非洲鼓等课程,累计培训学员达1000余人。如今,团队核心骨干达25人,普通成员超50人,形成“专家指导+群众创演”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为打造文化服务“强阵地”,路南街道在迎宾社区建成“文艺轻骑兵之家”,投入50余万元资金,配备专业级LED舞台、排练室等功能区,为团队提供固定化活动空间。依托这一平台,团队深入19个村社文化礼堂,以“送戏下乡”“村晚擂台”等形式,将文艺展演送到群众家门口,盘活乡村戏台。例如,杨戴村文化礼堂的“粽情乡野”端午村晚、张李南浦湿地公园的文体融合赛事,均成为区域文化品牌。
“文化惠民的关键在于‘双向奔赴’。”路南街道宣传委员陈欣说,该街道将持续深化“文艺轻骑兵”培育模式,通过“订单式”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文艺与产业、旅游深度融合,让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