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热点报道 正文

以“新物种”姿态领跑智舱革命 斑马智行端侧大模型落地提速半年

发布时间:2025-09-28 17:34:18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9月28日讯 9月26日,2025云栖大会现场,斑马智行联合阿里通义、高通全球首发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Auto Omni,一举将智能座舱从“指令式交互”带入“Always On主动服务”时代。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产品亮相,更标志着斑马智行以“AI原生生态平台新物种”的独特定位,在智能座舱赛道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壁垒,而这背后,离不开其对技术落地的极致追求与生态协同的深度布局。

  “斑马无缝整合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技术、车载平台服务这三大智能汽车核心体验支柱。”斑马智行首席技术官司罗在大会对话中强调。这一定位精准戳中行业痛点——当前多数玩家或仅有通用AI技术却缺乏上车工程能力,或具备软件研发实力却难以打通生态闭环,而斑马智行的“新物种”属性,正体现在这种“技术+工程+生态”的三重融合能力上。

  作为本次发布的核心产品,Auto Omni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斑马智行联合通义、高通历经15000多个小时打磨的“交钥匙方案”。“它的核心亮点在于‘全模态感知+端侧落地’,不同于多数停留在云上的大模型方案,它能在断网状态下覆盖90%的使用场景,无需唤醒词就能实现捕捉车内状态。”在论坛现场,斑马智行首席产品官员蔡明介绍。

  据了解,该方案具备全模态感知、全时空记忆、全场景服务三大底层能力,90%场景可断网使用,从“你好斑马”的唤醒式交互,升级为“全睁眼、全聆听”的主动响应——当车主说“圣诞想和朋友去美国”,AI助手会主动规划行程;发现车内落物时,会及时提醒;甚至能精准推荐多人都喜欢的音乐,这种“有情商”的交互,正是Auto Omni的核心竞争力。更关键的是,Auto Omni将端侧大模型上车进程提前了至少半年。斑马智行首席技术官司罗解释,这一判断源于两点:一是斑马早在上海车展就已展示端侧大模型实车接入,如今已进入量产阶段,而行业内多数竞品仍停留在PPT或实验室Demo阶段;二是其与通义、高通的深度协同形成了

  “闭环优势”——通义提供顶尖大模型,高通保障模型在端侧高效安全运行,斑马则负责场景化转化与工程落地,这种“1+1+1>3”的合作模式,让技术迭代速度远超单一企业。对比行业竞品,Auto Omni的优势不止于技术落地速度。

  在采访中,司罗告诉记者,当前不少玩家采用开源模型或仅做云上接入,无法实现真正的端侧适配,而Auto Omni不仅有通义Qwen Omni的独家深度定制、高通8397等平台的独家适配,还搭载了斑马自主的端到端模型系统与元神AI场景应用。更重要的是,斑马拥有行业稀缺的“AI+工程”双能力:既能满足ISO、SOD等国际标准,适配30多个芯片平台,又能通过全模态交互积累一手数据,让AI助手“该说话时说话,该闭嘴时闭嘴”,避免“翻车”。

  支撑Auto Omni的,还有斑马“新物种”独有的生态壁垒。本次大会上,斑马联合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飞猪等伙伴发起“AI车载平台服务联盟”,覆盖数字娱乐、本地生活、车辆服务三大场景。

  司罗强调,斑马的生态不是简单的应用堆砌,而是通过“技术+商务”双轮驱动实现共赢——一方面为生态伙伴提供800万车主、400万月活的流量入口,采用CPST分成模式吸引合作;另一方面与车企共享价值,从“应用向车企收钱”转变为“与车企分钱”,这种模式让生态雪球越滚越大。

  目前,Auto Omni已在国内头部车企实现定点合作,计划2026年正式量产。从行业视角看,斑马智行的“新物种”之路,正打破传统Tier 1与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格局——它既不像传统供应商仅提供工具,也不似科技企业侧重技术研发,而是以“服务结果”为导向,让智能座舱从“功能载体”变成“硅基伙伴”。正如司罗所说,“创新、落地、共惠”是斑马的核心基因,而Auto Omni的发布,正是这一基因的最佳实践,也为智能座舱的下一代竞争划定了新赛道。

标签:编辑:沈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