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数字人收割老年“迷妹”
据报道,网红“秀才”退网后,数字人“建国”出现并收获大量老年“迷妹”。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共有18个“建国”,粉丝数量从几千到数万不等,其中10个账号开通了橱窗,带货量可观。尽管数字人“建国”语调生硬、表情单一,却丝毫不影响阿姨们对他的喜爱。更令人咋舌的是,数字人账号持有人说,凭借“建国”数月就盈利5万,原本成本仅30元的商品竟能卖到299元,利润空间令人震惊。
“建国”的爆火绝非偶然,归根结底在于精准击中了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大背头、西装革履的形象,以及一声声甜腻的“好姐姐”“宝贝姐姐”,看似暖心的话语,实则利用了老年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关爱的心理。他们生活中可能缺乏子女陪伴,社交圈子相对狭窄,而“建国”所营造出的虚假亲近感,正好填补了这一情感空缺。“建国”账号持有人直言内容主打擦边,瞄准老年群体,这种以情感操控为手段的商业运作,无疑是将老年人的情感当作了牟利的工具。可以说,“建国”实际上走的就是翻版“秀才”的路线:每一句“知心话”都在暗中标好价码,每一次“互动”都是为掏空钱包埋下的伏笔。
数字人“建国”的出现,把诱老坑老的套路升级到了“2.0版本”。老年人对新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难以看穿数字人背后隐藏的商业陷阱,他们在享受数字人带来的情感慰藉时,往往容易忽视背后的消费成本。这提醒我们,相较“秀才”等网红,可批量上线的数字人通过新型引流、带货模式,进一步加大了老年人被围猎的可能性。莫让“建国”继续以“暖心弟弟”之名行“掏空钱包”之实,收割老年“迷妹”。(记者 张达磊)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