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热点舆评 正文

青年如玉:雕琢廉洁品格的自我修养

发布时间:2025-09-09 10:09:44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王静秀

  浙江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王静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的古老箴言,如洪钟大吕般敲响在青年成长征途上,深刻昭示廉洁品格非天然生成,而需在自我约束的刻刀下精心雕琢而成。青年如璞玉,廉洁如精工细琢,唯有在自我砥砺中不断净化,方能显出本质的光芒,在时代洪流中真正挺立。

  “百行德为首”,青年当以德为本,在自我约束中打下根基。东汉名臣杨震调任东莱太守途中,县令王密深夜怀金十斤求见,杨震断然拒绝。王密劝道:“暮夜无知者。”杨震凛然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退。这“四知”拒金的典故,如暗夜中的明烛,照彻了青年慎独之心的重要。青年初入社会,诱惑纷至沓来,此时最需谨记“端人贵洁己,宁使霜露侵”的箴言,在无人监督处更要如履薄冰,方能在暗流中坚守心灯不灭。

  青年雕琢廉洁之玉,需在艰难困苦中方显其成色。正如东汉范冉去官后生活窘迫,儿子辛苦拾得五斛麦子又得邻人赠予一斛,当麦子无法分开时,范冉竟将六斛全部奉还邻居。其“时穷节乃见”的凛然姿态,令人肃然起敬。青年成长之路岂能无风雨?唯有在“霜露侵”中磨砺心志,方显“玉”之晶莹。元朝张养浩在御史台任上以“严于律己”为座右铭,其一生清贫,最终在赈灾任上鞠躬尽瘁,以生命印证了“律身不可不严”的千钧分量。此等磨砺,正是青年塑形如玉的必经之途。

  青年洁身自好,更是清朗社会风气的源头活水。“风起于青苹之末”,青年行为影响深远。古人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青年若在源头处便以身作则,其示范力量终能汇聚成河。今日青年于基层服务中坚守职责、在科研探索中抵制浮躁、在公益事业中无私奉献,皆是此古训在新时代的动人回响。青年这一粒粒廉洁之种,终将在社会土壤中萌发成一片正直森林。

  青年如玉,雕琢之功贵在自省自律;廉洁之玉,其光润由内而外。当青年一代在自我约束的刻刀下日益清明,则民族复兴伟业之基自然固若金汤。雕琢如玉的品格,不仅是对自己的期许,更是时代赋予青年最崇高的责任与荣光——那便是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一股永不浑浊的清流,在澄澈中映照出不灭的星辰。

标签:编辑:沈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