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合作愿景,共谋绿色未来。5月28日,青海省海西州绿色算力及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推介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推介会深化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和数据援青,通过浙商浙资浙企的力量来推动高原绿色算力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驱动作用。浙江省在积极促进算力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与生态文明融合。
冷凉的气候、洁净的空气、干燥的环境和富集的太阳能、风能以及广袤的荒漠化土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海西成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天然良港。而天文望远镜观测研究产生的海量数据,对就地存储和算力产生巨大需求,为海西绿色算力发展形成强有力的需求牵引。
近年来,浙江省对口援青产业招商力度加大,吸引了众多浙江企业落户海西。在大数据产业链方面,浙企助力海西州实现了零的突破。浙企王明芳表示,杭州的电价约为海西的两倍,把杭州的数据拿到海西来算,不仅能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还能实现杭州与海西在数据资源和自然资源上的优势互补。
推介会上,海西州成功引进一批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并与来自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17个项目进行了签约,签约金额达13.25亿元。2025年,服务全国的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将初步建成。2030年,绿色低碳、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将全面建成。浙青两省将继续密切配合,推动两地在绿色算力领域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