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浙青同心十五载,江海相连谱新篇”浙江援青成果发布活动在杭州举行。该活动由浙江省援青指挥部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浙报智库·紫藤智库承办。会上,《之江水润柴达木 浙江援青结硕果》主题报告发布。
报告以“54321”数字密码为线索,从“‘五批’奋斗显担当、‘四地’建设促发展、‘三交’工作架桥梁、‘双向’交流惠民生、‘一张’蓝图绘新篇”方面,解码浙江援青十五年来的丰硕成果。
十五年来,浙江累计选派五批240名援青干部人才,安排资金30.98亿元,实施援建项目407个,举办“宋韵丝路行”文艺晚会、“浙江奥运健儿海西行”等文体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展两地群众沟通交流的空间。此外,浙江每年赴海西开展短期帮扶的医疗教育人才超200人、到浙江开展跟岗培训的医疗教育骨干超200人,“双向双百”工程成为“民生援青”的有力注脚。
活动现场,浙江援青十五周年“十大领域”成果逐一揭晓,内容涵盖教育、医疗、文旅、乡村振兴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教育援青方面,112个教育基建项目成功落地高原,16万平方米的教育基础设施完成更新换代,为当地学子打造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医疗援青领域,9家省级三甲医院开展“组团式”接力帮扶,不仅填补疑难病症诊疗技术的空白,更通过“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文旅援青中,60余场文旅推介会轮番上演,千万人次“浙客西游”的热潮涌动,绘就特色文旅新画卷……
此外,四位援青代表也分享了亲身经历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江海共筑梦,浙青话未来”智库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还围绕浙江经验对青海发展的贡献、两地未来合作新领域及青海学子成长建议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浙青两地未来的协同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