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地市网络形象 > 台州 正文

路桥一村庄废水乱排 成小作坊集聚地

发布时间: 2016-05-31 08:38:1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见习记者 施力维

  眼下,全省正在开展“缓拆”违建专项整治工作,但记者近日在台州路桥区路北街道发现,一个升谷寺村就有大量存量违建未拆除,形成事实上的“缓拆”;对部分应立即拆除的存量违建,不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反而通水通电,成了产生污染的加工作坊栖身之所。另外,村内还有没有补办合法手续的厂房,相关部门认定模糊,未将其列入违法建筑范畴。

  “我们村里违建多,一处处带你看。”5月27日上午,记者刚到村里,村民就带着记者一路指认多处涉嫌违法的建筑,其中既有标准厂房,也有新造的彩钢瓦棚,还有建造已久的砖木结构房屋。

  村民意见最大的,是位于村内主要河道徐山泾两侧的大面积厂房。“这里面都是小作坊,废水乱排,噪音响、气味大。”一位村民指着一片裸露着红砖的平房说,徐山泾河水浑浊、油污漂浮,和这些小作坊有很大关系。

  在河道南侧的田地里,零散分布着六七幢建筑,占地近4000平方米。其中紧邻河道的一幢房子,是一家腌菜加工作坊。记者看到,一名工人正把腌菜卤水直接往河道里冲。作坊东侧是一个大理石加工点,大量石材废料随意堆放在岸边,作坊里传来刺耳的切割声,冲刷大理石的乳白色污水流了一地。

  这个区域的另外3幢房子,分别是电机组装、瓷砖加工、三轮车油漆喷刷等小作坊,产生粉尘或者废水污染,但都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这房子是我们3万元一年租来的。”石材加工点老板告诉记者,原先的加工点被取缔了,一年前他们刚搬到这里。

  记者找村干部了解相关情况。村支书洪岳德说,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里在五六年前造了这些房子,土地属于第六村民小组。他承认,这几幢建筑均没有取得合法手续,属于违法建筑。

  既是违法建筑,为何“三改一拆”开展多年,非但没有拆除,反而通水通电,成了各类低小散、有污染的加工作坊集聚地?

  路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蒋永志说,徐山泾南侧的这片建筑属于路北街道的存量违建,相关部门曾在2014年下达拆除通知,也拆除了部分违建。但考虑到升谷寺村这两年来重点工程多,征地拆迁需要村民支持,对这些违建没有立即拆除,“重点工程做到哪里,拆迁和拆违到哪里。”据了解,今年该村将整体拆迁。

  事实上,这种将拆迁和拆违混为一谈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所有村民的支持,反而引发部分村民的不满。“和村干部关系不好的拆了,关系好的不用拆,还能出租赚钱。”一位被拆了违建的村民认为,这样的拆违工作是双重标准,不公平。

  记者从路桥区国土分局了解到,徐山泾南侧的违建占用的三分之二土地属于一般农田,按照我省《关于严格依法处置缓拆违法建筑的通知》,非法占用耕地的违建应当立即拆除,不得列入缓拆范围。但长期以来,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处置,形成事实上的“缓拆”,不符合我省“三改一拆”相关政策。

  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当地相关部门也很模糊。在徐山泾另一侧,建有4幢标准厂房,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也被出租给多家小企业作为电机拆解、轴承加工的厂房。洪岳德向记者出示该地块2005年的《建设用地批准书》,显示该厂房是临时建设项目,使用期限为5年。然而2010年使用期满后,这些厂房一直未办理相关手续。记者特地咨询省“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他表示,这4幢厂房应当被认定为违法建筑。

  但是,路北街道并未将其列入存量违建。记者再三追问如何处置这些厂房,当地国土部门和路北街道相关负责人的态度也不明确。

  拆违本是为倒逼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而路桥有关街道和部门以保障重点工程为由,该拆不拆,既有损“三改一拆”工作的公平和严肃,也导致小作坊死灰复燃,更为后续的清退拆违工作带来难度。这些违建如何处置,本报将继续关注。

标签:路桥编辑: 沈韩宇

舆情排行榜

一周涉浙舆情综述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