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正文

如何做到兜底而不垫底?公立学校竞争力成热议话题

发布时间:2019-04-03 09:43:13 来源:半月谈

  资料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照片贴上笑脸墙。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近日,半月谈发布的《不少公立名校的光环正日益暗淡!公立名校缘何不如民办名校有竞争力?》和《一位北京名校教师的思考:公立学校为何不如民办有活力》两篇文章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家长为了分数选择私立,授者为了收入选择私立,这体现了一些地区的教育现状。有网友说:私立掐尖,公立兜底,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如何让私立学校倒逼公立学校改革,让公立学校既能为教育公平兜底,又不惨遭家长“用脚投票”致竞争力下降?兜底而不垫底,成了公立学校的新课题。

  公立老师很受伤:职称、编制、收入三座大山压得慌

  与教学无关的杂事过多、受限太多最为公立学校老师诟病。

  网友“比较瘦的胖子”提出三个疑问:下乡扶贫是老师分内的事吗?随便一个部门以“XX行动从学生抓起”为由让老师熬夜做档案、写材料、填表格,第二天还要陪同XX领导视察拍照片,这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吗?动不动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开展各种自查工作,是老师的教学任务吗?网友“nasred”称自己也想好好教书,但上级的条条框框像紧箍咒。

  职称、编制、薪金是公立学校老师抱怨的三座大山。

  网友“一切空白”认为,职称评聘是造成公立学校没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年轻老师都不愿评职称,一是因为“优秀”难得,二是课题难做,三是优质课比赛论资排辈,根本轮不到你,这就是现实。

  网友“夏竹”自称是兜底公办学校的一名老师,学校里守图书馆发报纸的人都是编制内人员,而作为一线教师,大家吃大锅饭,不管累死累活,收入也按职称而不是工作量和成绩计算。

  网友“王子”坦言,作为公办学校的老师,学校每次发放政府奖励,年轻一辈都会“被平均掉”,按照工作年限长短、职称高低排序,青年教师欲与之理论,得到的答案是——年轻人,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网友“似醉微醒”直言,啥也别说,公立学校评个职称比登天还难,让我们这些教师怎么有积极性。网友“寒竹居士”也称自己工作12年,职称没提升心生懈怠,多次想辞职。

  网友“阿佐小佑的麻麻”如此总结自己的从师生涯:我白天搞教研,晚上还得加班造材料。布置作业不能多,多了家长就去教育局告,说给孩子增加负担。考试绝对不能公布成绩和排名,也不能批评学生,说是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虽然我是公立学校的老师,但是,明年我肯定要花大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

  网友“云霄雨霰”做了一个对比:公立学校的老师在干什么?写师德笔记,抄写课标,弄留守儿童资料,组织朗读比赛,在贯彻减负。而私立老师在干什么?大规模训练、做题。家长认成绩,这是最朴实的认识!网友Shirley补充道,私立学校让孩子“玩命学”的同时还不忘落下素质教育,校园生活非常丰富,公立学校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乡镇中学根本没有素质教育,因为没钱。

  家长谈“减负”:公立私立“不平等”

  “小学不上私立,大学就要上私立。”网友“闪电爆米花”称这句话在上海十年前就听过。

  作为家长,网友“不忘初心”列出了自己选择私立学校的四点理由:1.公立学校的老师有编制往往是一锅粥,缺乏因材施教,考核远远没有私立多,私立更注重教学质量。2.作为过来人,我一路走来都在公立就读,大多数老师的修为、治学态度真的不敢恭维,考核走过场,一部分浑浑噩噩的老师就等着退休,这是教育的悲哀。3.私立学校无论在教学上还是考核都抓得紧,老师有压力,时间观念强。4.私立更突出因材施教,灵活办学,而公立一把瞎,教学几十年不变。

  同作为家长,网友“SUN O H O”对公立学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公立学校上课学到东西太少,课外找辅导班再学,我钱包很受伤啊!语文古诗,学了不知道啥意思,老师说考试不考。数学一知半解,老师说课下自己想办法补。体育课,围着操场跑两圈就自由活动。音乐课一个学期学那点乐理知识我在校外一节钢琴课就学完了。光提减负,孩子生字一个星期写不了两遍,神仙才能记住吧?让老师多加几遍都不给加,说是有的家长嫌多,也不能一个家长嫌多,别的孩子都跟着“陪葬”吧,老师也是不敢担当。公立不让排名,孩子到底在同龄人中处在什么水平上,我两眼一抹黑,光自我感觉良好就是真的好吗……

  网友“半斋先生”说,只有公立学校才会“减负”,3点半就放学回家,考的好不好无所谓,老师也以保护自己为主,只要不影响安全,随便学生怎么玩,学习进度只能靠家长的重视程度。然而,私立学校都在加课,上满一整天,增加各种兴趣班进度班,相同智力程度的学生还是在私立学校的学的更多。如果是城市里的孩子公立私立相差不大,但是如果是乡村里的孩子,减负教育就是个笑话!农村孩子的问题不是学太多,而是学太少!

  网友“Carota”则以第三人的角度奉劝各位家长:有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一边对公立学校的老师不尊重要刁难嫌弃教学质量,一边又要说私立学校太贵对中低收入家庭不友好。公立学校也有很多孩子升学找工作样样不错,私立学校也有很多孩子被逼的压力巨大厌学不乖。不要只盯着所谓的成功,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过度的焦虑与抱怨也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社会风气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好的体制是不养懒师,不宠差生

  关于“教育公平”,有三位网友各抒己见。

  网友“Jia斯汀”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但是,公平不是绝对的。好的体制不养懒师,不宠差生。

  网友“游必有方”认为,教育是阶层流动的最公平的机会,一旦这个通道两极分化,穷人家的孩子更难以出头,这会造成最大的不公平。

  网友“小夫子欣欣然”点出“私立乱象”需警惕。国家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资源的不足,但只有支持却缺乏引导,导致乱象渐生:部分私立学校打着部分国内高校的名义(实际上并无联系)办学,前期注入大量资本,舍下血本做宣传,用所谓的名师(部分为公立学校退休老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二十多岁的“名师”)造势,在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统思维下,加上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使得私立学校短期之内迅速成长为当地的“名校”,教育生态由此被破坏。公立学校没有了生源,干脆“摆烂”;有的私立学校则利用“名校”效应开始回本,并逐渐成为贵族学校。

  网友“会者定离”建议,在物欲横流、追逐利益的时代,人们或主动或被动面临逐渐加大的生存压力。高企的房价和不断增加的养家成本是催生公立学校教师跳槽的内在动力,而形式主义的各项检查工作则是驱使他们离开的外在推力。说到底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提高公立学校的教师待遇,另一方面也要改革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引导,减少不必要的非教学任务,让教师立足岗位专心教学。最后一点,还是要消除社会浮躁的利益至上的风气,毕竟奉献担当才应该是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挽救公办教育,维护社会教育公平。

标签:教师;学校编辑:沈韩宇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