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一周涉浙综述 正文

浙江一周舆情热点(11月11日-11月17日)

央媒聚焦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成果与亮点

发布时间:2019-11-18 18:39:2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余巧妮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余巧妮)过去一周,主题报道方面,央媒聚焦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成果、亮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浙江样本获央媒点赞。热点方面,杭州初中确定实行“公民同招”,其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引发讨论。

  央媒聚焦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成果、亮点

  11月1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当天,中国新闻社连发多文多角度聚焦此次大会,从成果来看,大会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达3000亿元以上,系历届之最;从亮点来看,此次大会现场,浙江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开通,将推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海外延伸。还有文章聚焦马云在大会上谈未来变化,企业家必须具备“新三观”: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14日,《新华每日电讯》文章以正泰在巴基斯坦,华立在泰国的实践等浙商积极“走出去”的缩影为例,证明“‘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指出,“在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中,海内外浙商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浙江多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获央媒聚焦

  11月12日,《人民日报》关注浙江诸暨创新社区治理,把“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应用到社区治理,积极探索“党建+社区+物业+智慧”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模式。11月13日,《科技日报》点赞浙江德清先行先试,以人工智能赋能县域治理,为我国县域智能治理打造样板。此外,杭州公安注重发挥智能治理作用,大力推进“小脑+手脚”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再造派出所警务流程,《法制日报》评价其“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公安力量”。 

  杭州初中确定实行“公民同招”,其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引发讨论

  11月15日,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峰在某电视问政栏目现场表示,“明年杭州初中将实行‘公民同招’,不会给民办初中组织考试自主招生留一个名额”,相关表态引发舆论关注。截至11月18日12时,全网相关信息共计1340条,全网信息阅读量超百万人次。舆论场上,支持声量占据主流,多数网民为“公民同招”抑制择校热、减轻升学压力叫好,如@桃子指出,“免去民办‘掐尖’特权,减弱大环境影响,让孩子命运回归到努力,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之幸事,也是最大程度的公平。”同时,负面声音偶有出现,部分舆论对政策可操作性及学区房后续走向表示担忧。如@喝咖啡的鲤鱼就反问道,“强制把不同程度的学生放一起真的好吗?会不会和之前买房摇号一样?利益驱使下如何监督?”《钱江晚报》则担忧道,“以后杭州家长买学区房,不光要看小学,还会更关注对口直升的公办初中是否靠谱,小学初中‘双优学区’,未来很可能成为杭州房价的又一个增长点。”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教育公平需要各方合力,希冀相关政策能尽快明确。


标签:浙商大会;公民同招;治理编辑:张达磊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