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炼化扩链强链化危为机
“炼”出真技术 “化”得新市场
浙江在线5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帆)剧烈动荡的油价和疫情带来低迷行情,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正经历着严峻的市场考验。然而,甬江口、灰鳖洋畔的海涂上,镇海炼化厂区里却一派繁忙景象:保市场油品供应的反应装置忙碌运转;利用市场空档大规模的装备停产检修和升级改造在平稳推进,上万名建设者在忙碌。
镇海炼化承担着浙江省市场近一半的汽、柴、煤油品供应,并为众多化工企业提供基础原料。疫情发生以来,保障市场供应平稳成了镇海炼化的头等大事,同时,该企业还加大防疫物资原料的排产力度,迅速调整工艺,第一时间转产PPH-40、N40V等聚烯烃产品,千方百计满足下游企业口罩生产的原料需求。“仅4月,增产市场急需可用作熔喷布基础料的各牌号聚丙烯2万多吨,并有序控制产品销售价格,做到不哄抬价格。”镇海炼化党委副书记胡珣介绍。
潮起潮落,市场波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镇海炼化,不少原先忙碌的反应装置空闲了下来。市场前景不明,生产如何组织?“2020年成了镇海炼化大修年,共安排39套炼油化工装置系统大修。”负责检修的镇海炼化机动部经理王群说,通过大修,原有装置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将进一步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化危为机,镇海炼化在保供的同时,正加快现有装备的升级改造,提升环保水平,扩大和增强产业链,让自身产品经得起市场竞争的风浪。”镇海炼化党委书记吕亮功说。
疫情期间刚刚投产的渣油加氢装置正是镇海炼化不断推动技术升级、搏击市场风浪的生动范例。这是一个专门吃渣油的装置,原油提炼汽柴油等有效成分后剩下的渣油,经它加工,又可以炼出汽柴油。因此,在2000万吨总炼油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镇海炼化可每年多收百万吨汽柴油等轻油。更巧妙的是,镇海炼化在该装置建设中还兼顾了脱硫环保,经它加工剩下的渣油,可生产出低硫的船用燃料,是在国际海事组织刚生效的“限硫令”下航运市场中走俏的低硫燃料,基本做到了把原油原料“吃干榨尽”。
漫步镇海炼化厂区,塔罐林立、管道纵横。沿着管道,记者来到比邻而居的国家级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疫情防控之下,石化园区生产井然有序。在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嘉杰说:“我们生产的卫生用胶应用在防护服上,前阶段疫情防控中,我们最大的经营困难就是当时道路、物流都封闭了,好在我们跟镇海炼化有物料输送管线。全靠这管线送来镇海炼化生产的原料,保障了正常的防疫物资生产。”不光是卫生用胶,作为国内树脂行业的领军企业,恒河公司的生产在镇海炼化的管道加持下,疫情中基本未受影响。
随着管道延伸的其实是镇海炼化的产业链。市场和疫情防控考验下的镇海炼化,正埋头梳理自身的产业链,找出优势产品,通过扩链和强链,让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枝繁叶茂。10年来,镇海炼化百万吨大乙烯项目产品累计实现收入约2719亿元,利润约425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眼下汽车内饰材料、家电配套用工程塑料等一批高附加值乙烯产品项目正在筹备中,一些产品的中试已提上了建设中的镇海炼化中试项目日程,准备走向广阔市场。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