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丝绸之路周”数十场活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丝路古道焕发生机
浙江在线6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梦莹 陆遥)古丝绸之路,宛如一轴内容丰赡、明珠荟萃的长卷,见证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时至今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丝路精神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6月24日下午,“2021丝绸之路周”(下称“丝路周”)闭幕式在宁波举行。自6月18日启动以来,丝路周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家文博机构共同参与。推出一系列活动获得一大批国际组织、国内外文博机构点赞。在一场场流光溢彩的文化盛典中,丝路古道有了新演绎,文明交融更深更广。
古老文明 全新表达
在丝路周主要项目——“万物生灵: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与植物”展览现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在一件件展品前驻足端详。
“在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从未间断。”葛承雍说,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活跃时期曾留下很多珍宝。
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这条横贯东西的文化交流通道,如今又以新面貌呈现于世人眼前。
记者注意到,本届丝路周多维联动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在杭州主场,“丝路生灵之夜”“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论坛”“丝绸之路策展人研修班”等项目兼具趣味性与活动性;在西安、兰州和福州三个分会场,以及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海外会场,形式多样的节目共同助力丝路之美绽放。
在“云端”,丝路周热度也持续不断。微博上,丝绸之路沿线30多家博物馆联动形成文物海报接力;围绕“石窟寺探秘”与“遗产点亮丝路”主题,22家博物馆开展接力直播;在抖音平台,数十家丝绸之路沿线文博机构和专家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丝路故事……从国内到国外,从线上到线上,串珠成链,昔日古道焕发出新生机。
“古老文明需要新表达。”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认为,古丝绸之路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在文明互鉴的今天依然意义非凡,“应该鼓励更多艺术家有创新意识,在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把新时代元素体现出来,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
以丝为媒 大有可为
近年来,浙江不断关注丝绸之路在当代的传播与发展。自2015年起,中国丝绸博物馆每年推出一个丝绸之路相关主题展览,展示丝路文化;浙江连续两年作为丝路周主办地;打造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浙江坚持弘扬丝路精神,从国际站位体现“窗口”担当。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浙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葛承雍认为:“宋元时期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浙江凭借发达的桑蚕丝织业,成为丝绸主产地之一,这让丝绸之路与浙江产生直接联系。”除了丝绸,还有青瓷、茶叶等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商品,经过贸易往来,被运往中国各地、世界各地。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本届丝路周在杭州开幕、在宁波闭幕,彰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与浙江有着密切联系。“浙江具有优良的海港资源,杭州港、宁波港、台州港、温州港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贸港口。”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认为,尤其今天,在宁波舟山港成为连续12年货物吞吐量蝉联全球第一的世界大港这一背景下,浙江关注丝绸之路,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现实意义。
以丝绸为媒,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两年的连续性举办,丝路周将形成基本模式,今后可向沿线省区及国家推广,将其打造成一项国际性活动品牌。
数字建设 探路未来
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如何运用到文博系统,又如何在丝路文化交流上发挥出价值?
丝路周开幕当天,备受期待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同步上线。打开博物馆线上页面,通过中英双语说明,可任意点击浏览来自中国、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等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珍宝”,藏品涵盖丝、水晶、玉、皮革、金等各种材质。
据悉,“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是全球首家丝绸之路“云”上博物馆,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携同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外40余家博物馆共同建设,是集“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与“云上策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平台。
“把各个博物馆与丝绸之路主题相关的藏品集中在一起,相当于在‘云’上建了个‘库房’。”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看来,博物馆数字化的意义,就是让大家能共享丝路数字资源和研究成果。
据了解,围绕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圳、杭州、重庆等多个国内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已经建立了合作机制。这一次,可谓“数字丝路”在文博领域的一次试水。
“目前,各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进展尚不一致,平台建设也有一定技术瓶颈。”赵丰坦言,未来,进一步集聚资源共建、推进开放共享,需要各博物馆一起携手努力。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