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正文

保灌溉为农田“解渴” 浙江各地各部门助农疏困

发布时间:2022-08-11 15:31:5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来逸晨 陆欣 通讯员 裘云峰

  浙江在线8月11日讯(记者 来逸晨 陆欣 通讯员 裘云峰)烈日炎炎,时下正是晚稻插秧季。最近,在金华市婺城区西北面的蒋堂镇,记者在田间遇见了两位愁眉不展的种粮大户:种粮17年的“老手”盛桂友和种粮5年的“新兵”张霞军。

  “秧苗渴,地里干,我们心里急啊!”盼不到的雨,成为他们共同的心病。

  老盛家的农田位于灌区上游,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他依然开心不起来。“水库放水的时候,我们上游的农户争分夺秒,整夜不睡给田引水,这样都只能勉强支撑。”老盛说,他们依靠的金兰水库首先要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放水时间和放水量都有限。

  走进老盛的家庭农场,记者没有见到蓝天白云倒映郁郁葱葱水田的景象,反而看到刚插秧的农田已干得见底,土色发白,部分秧苗变得枯黄。“种粮这么多年,我没遇到过这样极端的情况,一个多月天天高温,没下一场像样的雨。”看着倒地的秧苗,老盛一筹莫展。

  “你们上游的情况,比我们下游强多了。”站在一旁的张霞军憋不住了。他带着记者来到自家位于灌区下游的50亩田边,只见稻田里泥土干燥,新插入的晚稻秧苗已连片枯死。“我用油泵从200米开外的水渠抽水,十个汽油桶的水都灌不够这片田。”他眉头紧锁地表示,这片田灌溉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人工抽水成本太高,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秧苗枯死。

  更让他们无奈的是,虽然农户已经投保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但定损前提是秧苗必须插活。像这样稻秧干死的情况,是无法索赔挽回损失的。

  “长时间无雨导致稻田缺水”的现象,在全省多地都有发生。在台州温岭,种粮大户朱国聪也有着一样的烦恼。“一个多月没下雨,引水的河道都快见底了。”他说,由于灌浆成熟期高温缺水,早稻陆续出现了早衰倒伏、扁壳率变高的现象;田间含水量太低,晚稻秧苗插入后如难以大量补水,将面临死秧损产。

  眼下,浙江各地正进入夏季“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冲刺阶段。但与之相随的是,一个多月来,大范围、持续性、高强度的罕见高温天气。据省气候中心数据,自7月5日“双抢”开始以来,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2℃,40℃以上极端高温多发,降水比常年偏少六成。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了解到,当前,单季晚稻处于幼穗分化期,连作晚稻处于分蘖期。持续高温干旱会影响单季晚稻幼穗分化,导致穗型变小;连作晚稻秧苗则容易败苗甚至死苗,影响早发,减少有效穗数。

  保灌溉为农田“解渴”,成为各地各部门助农疏困的工作重点。记者从省水利厅农水中心了解到,全省各大中型灌区已开启“订单式”保灌溉服务,修正完善灌溉保供用水计划,组织人员开展灌溉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和骨干渠系的清淤保畅工作,巡查检查灌溉用水是否有效汇入农田。

  如何把有限的水用在刀刃上?“我们新建成的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采用管灌、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减少输水过程的水分损失,提高灌水利用效率。”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正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在高温干旱年景下有力保障农业生产。


标签:秧苗;灌溉;农田;农业农村;插秧;早稻编辑:黄赛棋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