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地市网络形象 > 杭州 正文

2020年杭州将有246个城中村转身为“都市新区”

发布时间:2016-09-27 09:25:08 来源:杭州网 实习记者 葛玲燕 通讯员 杭建宣

  在城中村改造中,馒头山、常青夕照两区块的“蝶变”受百姓点赞。接下来,杭州的城中村改造又有何动作?昨天,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将涉及178个村,结合2015年年底前完成改造的68个村,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主城区将有246个城中村转身为“都市新区”。

  据了解,列入改造任务的178个村中,包括拆除重建139个,综合整治21个,以及拆整结合18个。全面改造完成分年度进行,目标是:2016年完成21个村,2017年完成22个村,2018年完成27个村,2019年完成32个村,2020年完成76个村。同时,对2015年底前已完成改造的68个村进行“回头看”,未达到标准的,在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

  目前,主城区有5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获批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授信额度463.8亿元。接下来,杭州还将通过PPP、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多种方式筹措改造资金。

  城中村改造时,征收被补偿人如何安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城中村改造将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逐步减少实物安置房建设,推行“1+X”综合安置办法,即原则上每户1套安置房,其余实行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这对城中村居民来说是个好消息,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减少了拆迁户在外过渡的时间。

  在核发留用地指标方面,杭州规定,将农用地面积的10%转化为集体经济的建设用地。但考虑到有些村农用地面积较小,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将15亩作为最低标准,面积大的农用地则用10%比例计算。另外,与以往政策相比,本次改造还推行实物与货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指标落地问题。鼓励采用货币方式,若以实物方式落实的,多个城中村留用地指标以打包方式落实选址。也就是说,新政策让村民既可拿钱又可拿地,同时以打包方式建设集体经济空间,这样就有利于在农村形成规模性集体经济。

  2016年的城中村改造进行得如何?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沈家、杨家墩等17个村已启动整村改造,云峰、东冠等两个村已完成整村征迁工作,平安桥、章家坝等18个村已基本完成改造,草庄、庆隆等5个村全面完成改造。全市完成征迁农户2687户、企业89家,农户安置3230户,农户整治653户。

标签:城中村编辑:沈韩宇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