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地市网络形象 > 杭州 正文

杭州以生态修复促转型 绿色发展动力足

发布时间:2018-08-07 13:42:14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黄平 实习生 徐燕飞

  7月的杭州持续高温,而紧邻杭州城区的西溪湿地公园,凉风习习,前来避暑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而在过去,这里因为围塘造堤发展养殖业等,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完全退化:河道淤塞、水质变差。2003年,杭州市按照“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实施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如今的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是杭州推进生态修复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杭州将“治水、治气、治废、治堵”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进一步修复因经济发展和人为活动遭破坏的环境,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自觉深入人心。

  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多水的杭州,近年来全力开展“五水共治”行动,城市河道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水更清,河更畅,岸更明。

  位于杭州拱墅区祥符街道的后横港河,成片的荷叶绿意盎然,水质清澈见底,很难想象这条河曾因暴发蓝藻而发黑发绿。为改善水质,拱墅区采用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治理。该河道水体生态系统已达到稳定状态,水质主要富营养指标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其中部分水质指标已经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在治气方面,杭州推进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污染治理,2015年底率先在全国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2017年杭州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71天,比2015年增加29天,优良率为74.2%。

  以修复促转型,天蓝水美只是第一步。杭州以治水治气为突破口,通过环境约束倒逼转型升级,逼出“生态经济”;通过土地、能源等要素倒逼“腾笼换鸟”,逼出“亩产英雄”,推动传统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

  造纸业是杭州富阳区的重要产业。最多时,富阳造纸业有近500家工厂、10万从业者,产量超过全省三分之一。为了治水,富阳先后启动6轮整治,牺牲造纸业产值200多亿元、税收10多亿元,关停淘汰造纸企业126家。造纸园区变身循环经济示范区,京东集团、大华科技等一批总投资达320亿元的项目先后入驻,“富阳硅谷”小镇构建起智慧型创新生态圈。

  2015年12月31日,杭州半山电厂最后一台燃煤机组正式停止发电,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硫790吨、氮氧化物1430吨、烟尘290吨。破除了旧的环境污染,半山立起了新的经济坐标。IGCC项目、康桥智能电商产业园、顺丰杭州国际生鲜电商供应链基地项目、光大金服项目、华润(浙江)电力销售有限公司项目等纷纷落地。

  一系列革新之举为杭州的经济转型带来更多活力。“十二五”期间,杭州先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00余家,产业结构加速向生态经济方向集聚。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050.49亿元,增长9.5%,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14.6%和11.6%,信息经济产业增加值达2688亿元,增长22.8%。

标签:杭州;西溪湿地;富阳;避暑;产业增加值;治水;生态经济编辑:徐慧芳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