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美丽乡村河浜试水水体净化工程
芳菲四月,凤桥镇联丰村徐墙门的美丽乡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日前,记者漫步于方角浜的游步道,只见青草绿植错落有致,各色红花争奇斗艳,成群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河浜东段,十几组刚刚启用的喷泉,更是为这幅生态和美画卷再添一分灵动。而让人惊叹的是,这些喷泉不仅是为提升美丽乡村容颜而新增的景观小品,其功能更是大有“乾坤”,它还有一个“高冷”的名字——小微水体净化工程。
据了解,联丰村徐墙门美丽乡村示范点是凤桥镇最早建成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岸上的生态环境已大为改观,但河道水质不稳定一直是这里难解的题。“因为附近以河浜等小微水体为主,河水流动性较差,造成了水质的不稳定。”联丰村党委书记李正峰说。
随着今年剿灭劣五类水战役在全区打响,凤桥镇将包括方角浜在内的25条水质不稳定河道作为整治重点,并制定了“一河一策”的整治方案。针对河浜等小微水体水质的净化,凤桥镇率先在联丰村方角浜试点水体净化工程,通过物理、生物、生态综合治理,对水质进行改善。
整个工程于今年2月启动,总投入47万余元,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作业,微流循环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经理王越强介绍:“净化工程从下至上主要分为4个部分,尤其突出生态净水的理念。”
在方角浜底部,施工人员对底泥进行了改良,并消除了有害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水中有两层生物净水层,一层是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在河床上种上抗污染沉水植被、宫廷睡莲等水生植被;另一层是景观动物生态结构调整工程,主要养殖食污螺类、蚌类、抗污虾、黑鱼、鲤鱼等。“大家看到的喷泉则是微流循环系统的一个部分,我们在喷泉上装了19个喷头和30只曝气设备,喷泉开启,在形成不同水上景观的同时,还增加了水中的动氧率,让水体活起来,以提高水中动植物的存活率。”王越强说。
李正峰介绍,方角浜水体净化工程运作的目标是修复河道末端水体水质,主要指标达到三类水水质标准,修复河道末端水体透明度达到2米。“也就是说,过去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畅游的景象将重回方角浜。”
记者感言
治水,美的是环境,惠的是民生。凤桥镇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将“剿劣之战”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达到了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物理、生物、生态等综合治水手段的运用,则凸显了凤桥镇紧握“科学治水”的主线和打赢这场治水战役的信心。只有不断创新思路、统筹规划,才能不断提高综合治水的能力,走出一条符合当地民情的治水新路,从而打造更美村庄,普惠更多百姓。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