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政府数据:拒绝流于形式 确保数据安全
近两年来,各地政府数据向社会公众开放步子加快:
今年年初成立的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领域、行业、部门、主题、服务”5种数据分类,方便公众检索、定位、发现所需要的数据;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加快数据开放,全市53个政府部门已开放620个数据集,涉及14个重点领域,数据量达317万条;北京市政府部门公共数据开放单位名单激增,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90%,数据开放率超过60%,凡是跟社会、市民、法人、社会管理相关的部门都要进行数据开放……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深藏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放得开
数据开放突破瓶颈
5月27日,《2017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报告》发布。这份由复旦大学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是国内首次对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指数进行评估,上海、贵阳、青岛等地名列前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庆国教授说:“政府数据开放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电子政务产生效果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日益临近的今天,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更加突出了政府数据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
2012年6月,上海推出了内地第一个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此后,北京、武汉、无锡等城市的数据平台纷纷上线。去年底,由交通运输部主导建设的“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出行云”)上线运行,成为我国首个交通运输领域的大数据开放平台。
大数据领域已经形成共识:政府数据是我国所有数据中质量最高的一部分。这些数据的开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社会运行效率,还能为企业提供创新“原材料”,激发巨大的商业价值。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第十五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报告显示,目前约有1/4的部委依托政府网站专门频道或独立平台,加强本行业政府数据开放。这也意味着,还有3/4的部委尚未开放数据。
《2017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4月,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开放数据。目前上线的平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分布在西南与华中地区,长江以北分布较少。
长期以来,重信息轻数据、重储存轻开放的传统观念,制约着数据开放的范围和水平。“部分部门思想观念落伍,加上长期以来对政府数据保密的要求,一些部门将数据认为是本部门的私有资源,还有一些部门领导只考虑政府数据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缺少数据开放意识和担当。”孟庆国说。
用得上
数据开发要“接地气”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自己熟悉的第三方应用获取公共信息或服务。打开微信,可以查询社保信息和学历信息;打开支付宝,可以预约看病挂号和查询购房网签;打开百度地图,可以了解公交实时位置和公共车位情况。其中,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城市服务已经覆盖362个城市,累计服务3.3亿用户。
通过接入利用各地政府开放的公交数据,某款实时公交软件已累计获得5000余万美元融资,覆盖全国78个城市,用户突破6000万人。
2016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条件。
据交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出行云”后,政府通过平台开放数据,企业使用数据并反哺技术和服务,将实现政府与企业在数据、技术、服务多层面融合,充分体现和发挥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价值。
但是,不少网友反映,政府数据虽然能在网上查到,可都是一串串抽象的数字和概念,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看懂了也不知道怎么用,开放了和没开放差不多。
当前,不少政府虽然设立了数据开放平台,但是开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流于形式。有的开放数据量总体偏低,不足以“喂饱”需求;有的数据已经加工过,无法被机器读取,成为无法利用的“死数据”;有的平台更新缓慢甚至停滞,远远跟不上新变化新发展。此外,数据能否免费获取、是否对访问用户“一视同仁”、是否允许用户自由利用和传播分享数据,对数据的开发利用也至关重要。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开放的政府数据要具备“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数据开放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居民享受数据开放带来的便利。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智慧城市与智慧政府都要以人为中心,首先要解决人的感受,提高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幸福感。”
今年5月,依托北京大学软件研究所研究成果开发的燕云DaaS平台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十佳大数据案例奖”。利用燕云技术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比如车辆违章查询、公积金查询、水电煤气生活缴费等等,能让“看不懂”的政府数据变得“接地气”。
“数据只有与应用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政府开放的数据必须以应用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才能解决与公众日常生活黏合度的问题。”北京大学软件研究所副所长黄罡教授说。
管得住
数据开门有章可循
数据开放平台怎么建?开放哪些领域的数据?开放的数据多久更新一次?如何保障数据安全?诸多问题,亟待更多相应政策和法规“定调子”“立规矩”。
孟庆国认为,近年来,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呈现出注重顶层规划和政策引领的新特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今年以来,又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等。
“政府数据开放本质上是对‘开放政府’理念的延续和深化,虽然我国已出台相关条例和办法,但这只是前提基础,对政府数据开放起到的支撑作用还明显不够。”孟庆国说。
顶层设计不完善、部门壁垒、条块分割、供给与需求脱节、安全保障不够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顺利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的法律、政策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包括开放共享的法律保障、责任追究等。”汪玉凯说。
除了政策和法规层面的手段,解决政府数据开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离不开技术和市场手段。黄罡建议,可以用应用程序接口的方式开放和流通数据,相当于让数据在自来水管里流动。水龙头安在哪里、什么时候打开、是谁拧开的,都可以用技术手段管控,这样就保障了数据和隐私的安全性。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