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着力创建“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首个营商环境试评价结果近日出炉。22个试评价城市中,浙江衢州总排名第4,列北京、厦门、上海之后。
“这是对衢州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检验。”衢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衢州地处浙西,位于钱塘江上游,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浙江省唯一的“两山”实践示范区。
“要保持好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但必须打破原生态的政务环境。”在去年4月的一次市政府常务扩大会议上,时任衢州市长的徐文光剖析政府系统干部存在的“不规矩、不上进、不开放、不创新、不担当、不主动、不协同、不系统、不具体、不自律”等“十不”问题时,提出“十要”。继而,“十要”被转化为“十条军规”,并明确要成为政府系统干部“共同的遵循和行为准则”。
“这一剑指干部作风、重点解决‘为官不为’的‘十条军规’,成为衢州优化全市政务生态的重要抓手,也为衢州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清障开路’。”衢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为强化执行刚性,衢州市还以“十条军规”为准绳,选树正反面典型,进行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如市住建局,因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稳开工被通报表扬,但又因负责的道路工程进度严重滞后被通报批评。而市商务局也因电商网络零售额增幅位列全省前茅和在信访接待中推诿扯皮被分别表扬和通报。
“不光是红红脸、出出汗。”一位县委书记说,之前也抓干部队伍建设,但这样动真格还是第一次。
截至目前,在衢州市通报的5起典型案例中,正面典型有42个,反面典型25个。
今年5月,衢州又把“十条军规”从政府层面上升到了市委层面,要求作为全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共同遵循,明确把干部队伍建设列为“三大战略任务”之首。
前不久,因损害营商环境、履职不力、落实不力、服务不到位以及趁机吃、拿、玩,衢州市纪委又公开通报了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柯城区人民医院等4个典型案例,在干部队伍中引起极大震动。其中,市教育局局长和市卫计委主任被诫勉谈话并调整岗位,其他责任人分别被作出免职、党内警告、诫勉谈话等处理。
“由事及人、由事察人、由事识人、由事择人”。据介绍,近年来,衢州把发展的主战场作为干部选拔的“主擂台”,“不看年龄看水平,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资历看贡献”,把一线选人作为干部选用的“主渠道”,通过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为干部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保障。
“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允许干事出差错,但不允许不干事。”徐文光说。衢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通过反馈答复澄清、信访公开听证、发放正名通知书等形式,为被举报反映不实的单位和党员干部澄清正名235件次。
作为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试点,衢州通过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和数字化转型,目前市本级1368项政务服务事项,除省明确作为例外的6个事项,已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实现了开工前审批“最多90天”,167个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与此同时,衢州还通过构建“专线+专网+专班+专门平台+专门机制”的工作机制,探索新的行政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在媒体公布市级部门主要领导手机号码,推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建立“周二无会日”制度;构筑“红色物业联盟”,让全市3万余名党员“进社区、进小区、进楼道”……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国首批营商环境评价试点等多个含金量颇高的国家级、省级试点先后落户衢州。
“对干事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谁跟衢州发展过不去,我们就和谁过不去;谁为衢州发展担当,我们就为谁担当。”徐文光称,这也是衢州新一轮发展进程中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衢州全市新增商事主体14296户,同比增长13.15%,民间投资增长20.9%,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9%和11.0%,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达“近4年最好水平”。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