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将至,细数网民担忧的那些“节日病”
国庆长假将至,有一种叫做“节日病”的“病毒”已经蠢蠢欲动。怎样防止“节日病”毁掉我们的假期?有关部门和网友一起开出了治病药方。
第一种“病”:借交往之名,行腐败之实
国人尚礼,节假日期间,人际往来尤其密切,少数贪腐分子也就有了可乘之机。近年来,尽管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四风”要求,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但该节日病的奇葩症状仍然层出不穷。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4.0%的受访者感觉在中秋国庆期间,身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有抬头趋势。
网友@云淡风轻相信,“四风”问题根深蒂固,一旦遇到中秋、国庆问题易发多发这样的可乘之机,潜伏的“四风”问题就会穿上新装“重出江湖”,花样翻新、形式隐蔽,如利用“高端定制”、“高档礼盒”以及微信、电商等新媒体平台“另辟蹊径”,大搞“钱来钱往”“权来权往”的人情往来。
舆论关切下,盯紧这样的时间节点,已然是纪检部门的惯例。
今年中秋节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中秋国庆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接受网友在线举报、留言,并每周集中通报出入隐秘场所,组织隐秘聚会,公款吃喝、旅游,收送节礼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
国庆前,河南省纪委决定在全省部署开展党员干部出入隐蔽场所违规吃喝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已有212.7万名党员干部签订了不出入隐蔽场所违规吃喝承诺书。
贵州省贵阳市严查“节日病”期间,有2名干部主动上交了购物卡。当地纪委甚至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查询到寄送购物卡的公司,对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将购物卡退还。
第二种“病”:旅游乱象领跑节日新闻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七天长假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将接待5.89亿人次。但期盼已久的旅行却可能暗藏无奈——强制消费、投诉无门、餐饮不佳、退团困难,屡禁不止的旅游乱象,成为旅游业的一道阴影。
乱象不止的情况下,围绕在商家和游客身上的新闻便接连不断。总有无理的乘客大闹机场不服安检,也总有任性的游客不遵守规则在景区涂鸦,还有无良商家挥刀宰客,上演“38元天价大虾”之类的闹剧,黑导游用“低价一日游”非法接客。
由宰客现象、旅游陋习等旅游乱象构成的节日新闻,不可谓不是一种“节日病”。评论员朱昌俊认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节日病”,它们绝大多数不过是日常问题的放大。对其的规范和治理,更多的要取决于平时,而节日不过是一个最佳的检验窗口。
另一个必须注意的现象是,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法规已经在不断跟进。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施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将违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得到舆论好评。有些地方除了制定相关法律,还专门设立旅游警察,如海南三亚设立了全国首支旅游警察支队,云南在全省范围内全面设立旅游警察。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随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加上媒体和公众发挥舆论监督和“普法”作用,没有“新闻”的节假日未来可期。
第三种“病”:千里车流,万里人潮
难得的假期里,如何出行畅通,是许多网民最关心的事。但《中国主要城市节假日出行预测报告》显示,国庆期间,全国高速公路依旧难逃“逢假必堵”的魔咒。
据了解,国庆期间,全国拥堵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易出现严重拥堵现象。30日14点至24点将为全国高速出城高峰,24点迎来高速拥堵小高峰。1日6点至20点高速流量大,其中9点至12点为车流量最大。4日至6日,每日15点至21点是入城高峰。
网友@君君情心直言:“想利用国庆假期去玩,可十分害怕人多的地方,不知哪里人会少?祖国,我多么想踏遍你的土地,可我又多么害怕陷入那拥挤的人流里!”网友@酥-胖胖在微博上征集“好玩还不拥挤的地方”,同求者不在少数。
对于“节日堵”,每年都有不少调侃高速路堵车的段子走红网络。如“到高速路去相亲吧:从(堵着的)车子看财产,从(被堵者的)态度看性格,从憋尿时间看肾功能!”等。网友们用诙谐的言语表达着无奈。
目前,多地交管部门已结合大数据,发布了绕行建议,提醒出行群众注意行车安全,躲避拥堵。
大考将至,你准备好了吗?(策划:王帝)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