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多态才有“最好的电影”
“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北京国际电影节走过7年,这样的口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赶赴这场春天的约会。海明威曾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超越时间留驻于心。而电影,则是在光线与声音中捕获的时间。对于沉醉于“北京展映”的观众们,过去两周无疑也享受着这同样超越时间的节日盛宴。
“最好的电影”,虽有“最”,却也不妨看成一个集合名词。以艺术论、而非以票房论的话,“最好”的确难以评价。此次电影节的展映,集中了500多部优秀影片。因此,所谓“最好”是这样一个集合——一个来自说着不同语言、讲述不同主题、有着不同风格的优秀电影作品集合。这其中,包括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也包括探讨人类现代困境的“情感三部曲”,商业大片和文艺闷片并非格格不入,他们共同从属于电影这个大集合,一起为不同趣味的观众提供文化产品,一起探索人类诉说自身的可能。最好的电影,正是好在这丰富多彩、参差多态。
参差多态为什么美?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有一个比喻,艺术家所做的,是拾荒者的工作。换个角度看就是说,艺术家应该敢于寻找那些被人忽略之物的价值。不管是最好的电影,还是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戏剧,都能够为我们打开不同的窗户,窥见人类壮丽的、幽深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博尔赫斯曾描绘过一座无限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包罗万象、无始无终。多元的艺术作品,最终是让人能进入这位阿根廷文豪笔下的神秘花园,“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将来”,这或许才是最美的风景。
不预设什么,也不排斥什么,去欣赏、去对话、去思考,或许就是对这些最好的作品最好的回应。理想的观众是什么?或许就是能够开放心灵,不带偏见和成见,无保留地投入作品中的观众。而领略过越多“最好的”,也越是能提升欣赏的水平线,接纳与发现更多“最好的”。可以说,最好的电影,期待着最好的观众,也在塑造着最好的观众。在某种程度上,这才是电影节跳出电影专业的圈层,与大众对话、与社会共享的最好境界。
一个社会,应该能包容多元的审美,也应该能孕育多元的创作。或者说,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我们相信市场的力量,在成熟的观众用脚投票的激励之下,会有更多制作精良的电影出现,无论是宏大场面、精致特效还是圆熟叙事,都是最好的一种。同样,我们也呼唤更多“电影作者”的出现。纵观影史,如果说商业片代表着电影影响力的广度,那么那些孜孜于探求内在风景的艺术片,则触碰电影的深度可及之处。这样的二分虽显简单,但二者的互补却是多元化的生态必须考虑的命题。加大对于探索的支持,“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才能在展映最好的电影之时,创作出最好的电影。
对于走向世界的中国,这样的多元,还有一个在世界文明长河中汲取养分的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此次电影节展映,专门设了“一带一路”主题单元,以光影对话,与沿途地区的文明交流共鸣。一个有着多元视野、世界胸襟的电影节,也未尝不是一个国家包容、平等、多元文明观的体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给公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也是一个电影节应有的雄心。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