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校长老徐和他的十年姚剧
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姚剧《严子陵》剧照。资料图片
肖东第一小学学生罗钢铖参加省少儿戏曲金桂奖评选。资料图片
浙江宁波余姚市兰江街道石婆桥,城乡结合部,远处散布着一个个工厂,近处,大大小小的五金店、小卖部、餐馆包围着一所农村小学——肖东第一小学。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外来民工子女,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学校尽管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破旧,但10多年来,这里却成了小镇里的“名校”。家长们领着孩子,都冲着一名老校长和一个地方戏而来。
没当姚剧演员,却成了老师
这个戏是余姚地方戏——姚剧。姚剧原名“余姚滩簧”,是主要流行于浙江余姚、慈溪、上虞的一种汉族地方戏曲剧种。1950年后定名姚剧。2008年,姚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校长叫徐百昂,现在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成为一名姚剧演员曾是他年轻时的梦想,但他终究没有考入姚剧团,却成了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
时间来到2002年六一儿童节,肖东一小要组织一场文艺演出,老徐突发奇想:能不能让孩子们排练个姚剧节目,新颖又有特色。他请人作词作曲、排练节目,演出受到好评。
从此,他就琢磨着把姚剧带进课堂。
2003年,老徐当上了校长。他花功夫制作了一套姚剧问卷,发给150多名学生,了解学生对“家乡戏”的知晓情况和喜爱程度。
结果出来,让他有些失落:68.3%的学生还不知道姚剧,58.5%表示没听过,“那根本谈不上喜欢了!”
“学生们不知道姚剧,那就让他们先知道再说!”于是他在四年级开了一堂“走近姚剧”欣赏课,将姚剧发展历史、姚剧演员风采等娓娓道来,又放起姚剧演出录像。
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课后用相同的问题再做一次问卷——喜爱姚剧的学生占到97.6%;100%的学生欢迎在音乐课里学唱姚剧;甚至83.9%的学生希望长大后成为姚剧演员。
真可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2004年,肖东一小正式把姚剧引入课堂,在各班级进行每周一节课的普及性教学。2007年又开发了校本教材《小学生学姚剧》。
现在走进校园,姚剧氛围已然“铺天盖地”——经典姚剧唱段作为午间音乐播放;校园广播台、电视台成了学生姚剧演唱展示的平台;姚剧演唱会、评比“校园姚剧小明星”活动常态化开展;各地的演出邀请也是不断……
老徐明白,一出戏就是一个育人的生动教材,一个戏曲人物就是一个人生范例。小学生处于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善于学习,一旦接受则会受益终身。
“每部姚剧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教育了我。”学生黄莹在姚剧课后写道。
一次,老师给同学排了一出《劈山救母》的折子戏,讲的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没成想,扮演沉香的福建小男孩王伊凡的爸爸,此时身患重病需要大额医疗费,王伊凡就冒出了演《劈山救母》参加电视节目,用才艺争取一笔钱救父亲的想法,并起早贪黑训练。最后,演《劈山救母》的小学生“以身救父”的孝心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学习戏曲、演出表演还是一次次培养自信的过程。”老徐欣喜地看到一个个胆怯的学生成为舞台上夺目的明星。平时,孩子们的落落大方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是当年老徐考上姚剧团,就是多了个演员而已。可现在,他在学校成了姚剧的传播者,并坚持开展十多年,不仅让孩子们不同程度改变了人生轨迹,学校也办出了特色,被评为浙江省非遗传承基地和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现任校长李士炎很佩服。
众多小“明星”,飞向大世界
练功房里,一块展板凝聚了老徐的心血:从肖东一小走出去的一个个“戏曲之星”,在质地略显粗糙的展板上“熠熠生辉”。
说起他们的故事,老徐滔滔不绝——有的孩子走进了央视,有的考入了戏曲学院、音乐学院,还有的成了专业戏曲演员……
在全校普及的基础上,老徐筛选了20多个好苗子组成了姚剧社团。现在在上海越剧院唱小生的赵银涛,提起启蒙老师徐校长,满是感激,“我5年级进入肖东一小,一天我在楼道里喊了几句,校长听到后,领我到钢琴前发了几个音,就说,‘你以后跟着我学学姚剧吧。’”赵银涛说,他此前没有任何音乐基础,而从此,他就走上了艺术道路,“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最难的就是拉伸韧带,几乎每天都含着泪在压腿。”赵银涛说,徐老师总是特别认真,每个字、每个唱腔都会亲身示范,“他不是专业演员,为此肯定下了很大功夫……”在老徐的鼓励下,赵银涛于2007年小学毕业后考入了上海戏曲学院越剧专业,开启了多彩的戏曲人生。
“作为校长,各种事务繁多,但十几年来,老徐几乎每天都坚持一字一句教学生。”李士炎曾与老徐搭班子十多年,老徐为姚剧、为学生的付出,他看在眼里。
就这样,一个个小“明星”飞出了简陋的教室,斩获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奖项。
肖东一小有几百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艺术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似乎从来比较遥远。老徐给他们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来自贵州、在余姚工厂打工的罗国辉坦言,是徐校长“点石成金”,发掘了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孩子罗刚铖的潜力,他获得了2016年浙江省少儿戏曲金桂奖。
没钱、没师资,但事在人为
水管一焊、玻璃一装,搬走桌子板凳,教室就变成了练功房……
“说到戏曲进校园,好多地方会说没条件:没钱、没师资、没苗子。你看我们一个农村小学都能做,那说明还是事在人为。”老徐回忆说,就在2003年,学校甚至没有操场、没有音乐教室,排练节目只能到食堂。“现在遗憾的是也没有个像样的练功房。”
要把戏曲引入课堂,缺少教师是各校普遍存在的难题。老徐坦言,“这也是我们发展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会唱姚剧的老师,年轻的音乐教师都是没接触过姚剧的年轻人。”
“一琢磨,市里有保护传承中心和姚剧研究会,‘借鸡生蛋’培养姚剧师资队伍,值得一试。”老徐真把专家找来了,市姚剧团原团长沈守良走进学校,给音乐老师培训起了姚剧。
经过一段时间,老师的唱演指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逐渐胜任了姚剧课堂教学,还被发展成姚剧研究会的会员。老徐说,“全国各地均有文化专业团体,学校如果没有戏曲任课教师,完全可以先借助文化部门的力量。”
“此外,戏曲进校园中,不少学校请专业演员给学生上课,但讲座居多,不长久、不解渴;演员还各有各的档期,几乎不能开展常态和系统教学。收效并不十分明显。”老徐说。
李士炎也认为,老师在时间上有保证,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情感,“学戏曲那么苦,没有‘在诗外’的功夫,孩子就可能学不下去”。
“经费上的困难应该是我们一直面临的最大问题,演出、参赛、邀请老师讲座等,都需要费用。为此,老徐也操碎了心。”李士炎说。
“目前学校虽然有了点成绩,但硬件设施依然简陋。”老徐最希望建设一个像样的排练教室,再建设一个姚剧历史资料展览室。
现年56岁的老徐,说他会把校园戏曲一辈子做下去,“也希望全国各地中小学能实实在在做戏曲育人的工作,为孩子们打开更多窗户。”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