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古村落里的温州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19-01-07 10:30:58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程天赐

  芙蓉村景

  楠溪江风光

  苍坡村笔街

  苍坡村一角

  芙蓉村

  “七星八斗

  ”古韵存

  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摆摊经营纽扣的桥头个体户王碎奶(左一)

  如今72岁的桥头村民王碎奶

  (左)讲述纽扣市场变迁

  费孝通题字的永嘉桥头纽扣城

  本报记者程天赐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民营经济的活力之城浙江温州,我也有机会参加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采访。短短4天,谈不上深入,但新鲜新奇惊喜,构成了属于我的温州印象,唤起我对温州创业文化的一些感触、随想。

  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经商,特别能创业,不仅外地人称奇,温州本地人也时时追问“温州模式”背后的文化基因密码。找来找去,答案众说纷纭,有一条颇出人意料,那就是与一座座古朴村落里的人和事有关,与乡民们的日用伦常和处世哲学有关。

  一、楠溪江畔温州文化摇篮

  温州历史以永嘉为滥觞。永嘉以楠溪江为胜,悠悠三百里,水秀、岩奇、瀑多、滩林美。楠溪江又以两岸分布着200多个文化古村落闻名。眼前的村落有些老旧,有些寂寞。与上百万温州人在外闯荡打拼,创造一个又一个“温州商城”“温州奇迹”给人的震撼不同,这些曾经人丁兴旺、耕可致富、读可荣身、谈笑有鸿儒的传统村落,在历史上贡献了一茬又一茬乡贤文士,当代又走出一拨又一拨经商办企的创业能人之后,有如连续丰产、需要休耕的土地,躺在故乡的原野上休养生息,岁月静好地等待还乡游子的感恩礼敬,接受陌生游客的偶然造访、寻幽览胜。

  温州的母亲河瓯江流域、楠溪江两岸,虽算不上一马平川、沃野千里,但丘陵环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有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野逸。1600多年前,东晋王谢家族等北方豪门望族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几经辗转,把中原文化血脉注入楠溪江两岸,与瓯越文化融合。他们对政治争斗反感厌倦,对仕途不抱幻想,从而能够专注于农桑耕织等民生事务,看重平凡小康之家的小确幸,乐于营构自然诗意的栖居空间,把平凡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但毕竟曾经是诗礼簪缨之家,书香门第,他们对子孙后代的要求严格,冀望很高,恪守“耕读传家”的祖训,让后辈修习、磨练可进可退的立身之本,当国家需要时,能够出去建功立业。于是,永嘉大地不再一片荒蛮,而是一派繁荣富庶,文化昌隆。

  自晋代以降,王羲之来了,谢灵运来了,孟浩然来了,陆游来了,李清照来了,文天祥来了,他们或为郡守,或

  为宾客,或为迂回避难、辗转报国,都给温州带来文气,带来平视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增加了这片土地的文化自信和定力。

  二、苍坡村与“永嘉学派”事功思想

  800多年前,一个名叫叶适的读书人随同父母迁居永嘉苍坡村,师从苍坡李氏十世祖李伯钧。叶适与师子李源为友,切磋论道,并进入老师的学术文化圈,学问日进。在耕读传家的苍坡,叶适萌发了“功利之学”,认为“道不离器”,“道”存在于事物之中,强调理论必须通过实际的活动来检验,反对当时理学主流热衷的性理空谈。他的身边逐渐聚起一批同道。这就是史上赫赫有名、倡导务实理财治国的“永嘉学派”。谁能想象,一场哲学思想史上的变革、创新,竟自一个小村落发端?我国古代乡村的文化创造力、核心价值生产能力真个了得!

  永嘉学派“务实而不务虚”,为商正名,义利并举,以义为重的事功思想,成为温州思想文化的主脉。受其濡染沾溉,温州人精明强干,造就了宋代以来浙南一隅农商并立,百工竞妍,海上贸易发达的繁荣局面。温州成为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中国数学家的摇篮。近百年来涌现了苏步青、谷超豪、姜立夫等200多位数学家和数学教授。据说,全国三分之二大学的数学系主任都是温州人。

  再说这个苍坡村,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千余年来人文鼎盛,佳话频出。宋建炎二年(1128年),该村七世祖李秋山和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兄长李秋山迁居对岸的方岱村。两人情深意重,分家后仍频频往来,每每促膝长谈到深夜,分手时总要提灯相送。后来,兄弟俩商定在苍坡村和方岱村各建一座亭阁,阁朝北,亭朝南,隔着田野阡陌殷殷相望。兄弟一方回村后挂灯笼于亭阁,表示已平安到家。这就是现存完好的送弟阁与望兄亭。有诗赞曰:“欲寻桃源路,携秋楠溪行,村同古柏古,人比清水清;弟望送弟阁,兄送望兄亭,谁人点灯去,远山明月生。”

  苍坡村最独特的要数“文房四宝”村落布局,匠心独具,寓意深远。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该村九世祖李西斋请国师李时日商量村庄规划。李国师见村西有山似笔架,突发灵感。于是,依“文房四宝”设计,修一条笔直的街道为笔,对着笔架山;街侧凿一双池塘为砚,砚池边笔街旁置大条石为墨,村落及四周展开的3000亩平畴以为纸。“笔、墨、纸、砚”齐了,便要做些文章,绘些新美的画卷,这彰显出传统乡村社会曾经拥有多么自信的雄心和底气,可以去创造和实现任何美好的价值、理想!在“文房四宝”隐喻的意义系统中,村庄里的每一家就是一个字,每一个人便是那一笔一画,横竖撇捺,都要承担起书写村庄锦绣前程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责任。

  三、“七星八斗”祝福勉励后人

  距苍坡不远的芙蓉村,年代更为久远。芙蓉村,因村西南有三座山峰,岩石赤红,状若含苞欲放的三朵芙蓉而得名。聪明的村民引水进寨,沿墙基、路道错落有致地挖了许多沟渠,临街过门,注入大小池塘之中。池塘倒映着芙蓉三崖的身影,犹如水中盛开丛丛芙蓉。巧妙的借景,村庄便集聚天地造化之灵气。

  芙蓉村的陈氏先祖同样赋予家园极高的文化隐喻和吉祥昭示。他们按照天上星宿与地上人间相对应的观念,依“七星八斗”进行规划设计。村内道路交汇处筑有方形平台,称为“星”,水渠交汇处形成水池,则为“斗”。“七星”呈翼轸分列,“八斗”为八卦形分布,道路、水系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七星八斗”不仅布局美观,具有迎贤、尊仕、瞭望、拒敌、防火、调节气温等实用功能,而且隐喻村寨上可纳天上星宿,下可佑子孙人才辈出,如繁星璀璨。

  陈氏子孙果然不负先祖所望,出了不少英才。芙蓉村陈氏大宗祠的正厅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享堂的柱上有一副对联写着:“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说的就是芙蓉村的鼎盛文风和好风水之间的关系。

  其实,古人所谓“好风水”,无非是觅得生态环境好的宜居宜业之所,借助周边山形水貌,赋予吉祥的寓意、有为的提醒、心理的暗示、文化的自豪,祝福并勉励族人安居乐业,大有作为,子嗣繁昌,成龙成凤,光宗耀祖。

  “风水”起作用的背后,是科学,是文化,是事在人为。温州人传承文脉,光宗耀祖思想浓重,养成爱面子、不甘人后的文化心理倾向,成为其创业有为的一大动力。再者,有耕读传家奠定的强壮体格、吃苦精神和文化底气,有“事功之学”练就的精明大脑、开拓创新欲望和能力,加上传统乡村人们互相帮衬、重信守诺、抱团发展的道德观念,这些因素融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便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信心、勇气和办法,干各种事业,岂有不成功之理!

  四、民力民营创民富

  温州人的精神文化基因,确乎与眼前这一座座古朴村落有关。

  当代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温州奇迹”的人们,他们人生的底子,也大多是在村落里打下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人均不足两分耕地的资源瓶颈,一些不甘贫困的温州农民挣脱大锅饭体制的羁绊,冒着挨“批斗”风险,挑着货郎担或弹棉花的工具走天涯,把温州人的天地拓展到四面八方,带来视野的开阔,信息的灵通。当改革开放大门开启,这批农民率先突破身份限制,摆摊经营小商品,进而开办工厂。一人成功后,亲戚邻里纷纷效仿,全面跟进,农民变身企业家、老板,迅速发展成片状产业带,形成桥头纽扣市场、金乡商标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等全国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接着,第一家民营金融机构,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第一座由农民集资建成的城市,第一个农业跨国公司等等,如雨后春笋,不断刷新着人们传统的认知。如今,温州“正泰”“报喜鸟”“奥康”“红蜻蜓”等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数不胜数。永嘉桥头镇的纽扣市场依然屹立,只是老板换成了温商二代、三代,经营方式也变成了网上订单、物流派送。温州有175万乡亲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创业发展。温州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建有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经贸合作区,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在温商屡创辉煌的赫赫名单里,我注意到,北京“浙江村”——曾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中心的创始者卢必泽,就是温州乐清一个也叫芙蓉的村子里手艺出了名的裁缝师傅。

  我突然觉得好亲切!

  “温州模式”最大的特色和骄傲之处,就在于它的民间性——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

  何谓民间?那乡村和城镇不就是最基础的民间么!从乡村和城镇走出来的人们,不辜负祖先的期望和美意,把当年“文房四宝”等美好象征意蕴所指涉的范围,从村庄扩大到了世界,以实事求是、注重事功、敢为人先的行动为笔,饱蘸改革开放大时代的豪情、机遇和使命感,将出彩人生、事业书写在了神州大地,书写在了世界的版图上。

  五、耐人寻味的“潜台词”

  我忽而又想起两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顺口溜。一句讲温州民营企业家创业的艰辛:“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一句讲改革开放初期农贸市场买菜的情形:“拿了就走专业户,讨价还价是干部。”明显的民间优越感和非官本位的思维。转述这话的当地干部,他们对领跑老百姓经济的“专业户”(现在是民间企业家)没有丝毫嫉妒和不平衡心理,而是完全赞赏的口吻。从这口吻里我听出潜台词:不与民争利,创造条件让民间活力喷涌,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正是执政党干部的初衷和巨大成就感。

  “温州模式”着实耐人寻味。

标签:芙蓉;改革开放;楠溪江;温州;温州人;学派;村落;七星八斗;纽扣市场;文房四宝编辑:詹娇媚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