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种”出大世界 丽水农旅结合走出“浙江经验”
编者按: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启动。浙江在线记者跟随采访团,以全面立体的报道视角,讲好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民生长江的新故事,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
浙江在线8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申思婕)一颗小蘑菇,如何做成大产业?今天中午,“大江奔流”采访团记者抵达丽水市莲都区丽水市百兴真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兴菇业”)。刚下车,记者们就被园区内一个个可爱的卡通蘑菇形象吸引,这里俨然是个“蘑菇乐园”。
据了解,丽水百兴菇业是一家利用生物科技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企业,坐落于丽水工业园区碧湖产业区,占地30亩,是浙江省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为国内最先进的工厂化栽培企业之一,年产杏鲍菇2500多吨。
“大江奔流”采访团参观
当记者们还在争相与园区入口的几颗大灵芝合影时,工作人员则暗示大家内部才是“别有洞天”。果然,记者沿着园区一路向内,既有蘑菇种植参观,又有包装精美的伴手礼展区,还有美味的“蘑菇火锅盛宴”,可谓一场“蘑菇的奇幻漂流”。原来,从2016年起,百兴菇业就通过农旅融合的项目支持,进行工厂化的改造,打造成一个集研发、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旅观光食用菌的主题乐园“蘑幻菇林”,趣味十足。
蘑菇在莲都区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浙江农业厅食用菌首席专家陈青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蘑菇是丽水农产品的代表,而香菇又是丽水蘑菇的典型。“丽水的庆元县可以说是中国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丽水香菇早在南宋时期就全国出名。”
悠久的种菇历史,让这一农作物在丽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今天,蘑菇产业在莲都区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农产品,更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
“以百兴菇业为例,企业在一产环节加入体验、休闲、观光,把农业生产变成可供游人游览的风景;二产环节加入文创和包装设计,让蘑菇‘升级’变成伴手礼;三产以娱乐教育体验为主,一方面建立培训基地,另一方面丰富游客娱乐活动,比如游客只需几十元就可以吃到丰盛的菌菇小火锅,充满风情。”莲都区旅游委员会主任刘海勇说。
记者注意到,在各类菌菇展销区,这些包装靓丽风味十足的特色农产品和加工品,背后的墙壁上贴有“丽水山耕”的字样。原来,百兴菇业旗下的农产品品牌“百山祖”,是“丽水山耕”的子品牌之一。
“丽水山耕”这一品牌在今天已经被许多人熟知。4年前,丽水整合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声名远播的农产精品,创建了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在这一大品牌的带动下,农产品“散户”被集中起来,“政府统一组织,把好质量关,打通渠道,还时常在包装、推广上给企业进行培训,通过打造‘丽水山耕’大品牌扩大影响力,在全国走得更远。”花园小镇“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店总经理吴华波说。
据了解,目前,“丽水山耕”品牌价值达26.59亿元,在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排名第64位。
各类菌菇产品
除了蘑菇,在丽水莲都区拥有全产业链的农产品还有许多,一些蔬菜和水果同样“内涵十足”。
“莲都区这样的农产品企业有三十多家,有的企业融合做酱油、酒、醋的体验展示,有的蔬菜水果产业园开设有分享农庄,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也有园区内设有儿童游乐设施。”刘海勇说。
2016年7月,丽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加快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三年行动计划》,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加快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旅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如今的丽水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在农旅融合发展中让“山货”走出“山门”,创造了以“丽水山耕”为代表的品牌,为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浙江经验。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