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拉链,闯出大世界 “台州制造”亮相平昌冬奥会
伟星股份拉链生产车间。
浙江在线2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丁珊 金晨 市委报道组 陈耿)2018年平昌冬奥会正在韩国举行,令台州人骄傲的是,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的拉链,是由台州本土企业伟星股份独家供应。
“去年7月伟星拉链与冬奥会结缘,通过前期与冬奥会服装合作伙伴安踏的沟通交流,历经半年时间最终设计定稿,并顺利完成生产。”在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室,90后设计师罗浩向记者展示了这条拉链,“领奖服首次采用渐变字母印花拉链,由红到黄的渐变彰显中国风。”他说。
这不是伟星股份首次以国产拉链“主力军”的角色登上国际舞台。伟星股份拉链事业部总经理章仁马介绍,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队领奖服的拉链就是由伟星独家设计研发;同年,由伟星股份SAB团队设计、制作的航天服拉链,还曾跟随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天。
2001年才成立拉链产品生产线,短短17年间,伟星股份何以甩开国内同行,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2.28亿元,实现复合增长率36.75%?又何以频频牵手安踏、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
“我们十多年来持续技术投入,着力于吃透精度赢得市场空间。”在伟星拉链的后道工序生产车间,章仁马指着拉链成品说,别看眼前这条拉链不很起眼,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涉及模具、表面处理、纺织印染等10多个领域、200多道工序,业内有着“天上造飞机,地上做拉链”的形象说法。正因为拉链的门道太多,不少拉链企业只做过得去的产品,赚的也只是薄利。伟星股份从未放弃对精度的追求,早在2010年就从国外进口高精密拉链模具设备,并高薪聘请国外技术人员操作。如今,伟星股份实现模具精度0.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40粗细。
伟星的成功,还在于彻底的智能化革命,全方位“强身健体”。公司总经理助理、主管技术的梁利斌打开手机,向记者呈现了一幅“红、绿、黄”三色标识的自动化地图。它按照不同工序上色,分别表示全部手动、全部自动、全自动加手动。“按照自动化地图执行任务,智能化改造不再是放在案头的计划书,而是被工人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工作中。”梁利斌介绍,历时6年的智能化革命在拉链厂区已见成效。
走进金属拉链生产车间,各式自动化设备整齐排列。以金属拉链穿拉头设备为例,将拉头倒入容器内,拉头在动力装置的牵引下自动送上布带,固定成型。“这一工序的生产效率同比提升200%。”梁利斌脸上满是自豪,“还有拉链高清晰成像自动检测,拉头组装自动化等,几乎每条生产线都有‘明星设备’,目前我们公司的自动化率已经达到90%。”
对智能制造的持续投入,对高质量的聚焦聚力,成就着伟星快捷、成熟的生产反应体系。章仁马说,快时尚服装业具备“小批量、定制化、快速反应”的特点,对整个供应链体系要求严格,往往下单到交货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伟星尝试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不仅在生产领域实现大数据跟踪,还将互联网触角延伸到客户端,原来需要两天周期的下单环节缩短为两分钟。
“如今,每天有百万条拉链从伟星股份临海基地运出。”章仁马说,而伟星股份的国际化进程也已经向前迈出一大步,首个海外工厂孟加拉工业园已于2016年破土动工,目前设备正在调试中,预计2018年投产。
为“智变”加油
拉链归类于辅料,第一眼你未必能注意到它。但是临海的这家制造企业,深耕细作17年,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小拉链撑起12亿元的销售收入,令人惊讶。
穿梭在生产车间、办公区、实验室,心里的疑惑被解开。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带来的巨大活力。
伟星之所以成为“伟星”,正是坚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成果。
“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坚守实体经济的基石,插上创新翅膀的伟星生机勃勃。3000多人的伟星股份临海拉链分公司,研发设计人员占10%,像罗浩这样的90后设计师占到约五成。这帮年轻人最擅长“做梦”,最不缺创新。
听说,为了奥运会领奖服的一条拉链,设计师们几易其稿,两次飞到美国耐克总部。
锚定方向不放松,台州制造业将涌现越来越多的“伟星”,“制造之都”的美誉必将闻名遐迩。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