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案例库 > 舆情报告 正文

打伞被停职,抢月饼被劝退,职业道德该如何界定?

发布时间: 2016-09-23 09:05:44 来源: 人民网-舆情频道 作者: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王晓华 傅淼

  近日,有微博爆料称,厦门电视台女记者采访灾后重建现场的时候,打着遮阳伞,戴着墨镜与志愿者的形象格格不入,认为此举非常不合适。

  该事件遭网络曝光后,仅隔两个多小时,厦门广电就火速发布了停职通报,认为该女记者的不当行为“违反了新闻记者的职业规范”,“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对女记者做出停职处分,并接受进一步处理。

  对于该女记者打伞遭停职,到底冤不冤?网友评论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穿衣打扮是每个人的自由,不应道德绑架,停职处罚未免太过严重;还有的网友表示支持厦门广电这一做法,他们认为作为记者这是没有职业素养的表现,戴墨镜采访是不尊重别人的做法,更何况是在灾后重建的场合。

  违反职业操守,缺乏职业道德

  Lol:非语言符号能传达很多东西,记者自己戴着墨镜打着伞,采访一个大太阳底下辛勤服务的志愿者,就算不是高姿态,也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表现。被采访的还晒着呢,你晒点太阳咋了?

  静思: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记者采访不能打伞,但是记者是公众人物,要有职业形象,一线采访最好不要戴墨镜打伞,这是对受访者的尊敬,如果你面对受访人员是领导,你能这样傲慢无礼吗?时代进步也要遵循职业精神。

  小题大做,道德绑架

  苗家垠:小题大做!下雨打雨伞,岀太阳打太阳伞难道有错吗?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地不正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吗?

  纳言海波:记者的本职是客观地报道,个人打扮是自己的权利。各司其职,没必要强制记者也要学环卫工晒太阳,高质量的完成工作是首要任务。不过如果她是给志愿者打的伞,自己蹭着点儿,那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处罚太重,矫枉过正

  在水一方:记者行为确实不妥,但处理有点上纲上线了,内部口头批评一下就可以了。

  兜爸:打伞采访不影响稿件质量,厦门广电可用教育批评的方式帮助记者成长,直接开除纯属息事宁人。

  厦门广电女记者的遭遇不禁让人联想起中秋前夕阿里员工抢月饼被开除一事,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他们到底冤不冤?

  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4位员工和阿里云安全团队的1位员工,用编写脚本代码方式,在公开秒杀月饼的内部活动“秒到”了133盒月饼。阿里集团高层在与员工经过沟通之后,最终以“不符合阿里价值观”为由予以劝退。随后,“月饼事件”引爆舆论。

  在“知乎”上,月饼事件的两位当事人出面进行了回应,还原了部分事实。

  和厦门广电女记者被停职事件相似,舆论场对于“阿里巴巴月饼事件”众声喧哗。以微博为例,微博话题#程序员抢月饼被开除#的阅读量达到了1059.4万,某微博发起“阿里程序员刷单抢月饼被开除”投票,吸引了3000多名网友,投票结果如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友观点与投票结果相似,靠近五成网友认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处理方式欠妥当。@很萌的欧吉桑:如果没有明令禁止编程抢单,我看不出这有什么问题。不如说,阿里就这么赶走了四个爱动脑筋的员工?约三成网友认为阿里做的没错,任何人都要学会“先做人,再做事”。@Crayonshin酱:不以恶小而为之,小学生都知道这样不对。成人世界真复杂,连这都还要争议。还有一些网友的思维则比较跳跃,一心想知道阿里的月饼到底有多好吃……

  9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对“月饼事件”作出官方回应,表示“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也不是一个可以得到各方面理解的决定”。声明中看到,阿里巴巴对这五名员工采取的手段是“劝退”,而不是之前网传的“开除”。回应言辞恳切,情感真挚,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公关稿,但由于发布时间已是在舆论爆发的后期,难免给人欲盖弥彰之感,如果是在“员工被劝退”曝光之前,想必能让阿里巴巴在这场舆论战中不至于这么狼狈。

  分析两起事件不难发现,厦门广电在“女记者打伞”事件上和阿里巴巴在“抢月饼”事件中的处置结果都引发了舆论争议。

  首先,从法律角度,劝退,或者叫“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对具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又屡教不改的职工,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员工“不符合公司价值观”首先肯定没有违反劳动纪律;“抢月饼”也不能算是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劝退,只要员工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则一般不会涉及到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赔偿金方面的问题。

  其次,从情理上,事件一经发生,单位不护短,作为管理部门,理应客观评价事情造成的影响。这几位程序员利用自身技能“插队”的行为确实不对,也损害了其他员工的利益,这一点需要警告和惩罚。阿里将这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在短短两小时内将数位员工劝退,确实容易引发舆论热议。厦门广电亦是如此,事件发生两个小时后,就做出停职通报,难免被认为应付舆情出手太重。这位女记者的仪态,与群众对于受灾现场的感受、与受灾的氛围确实不太契合,落人口实在所难免。

  此外,不应该用形式主义的要求进行道德绑架,在阿里事件中,大众或多或少能理解工程师或者程序员“炫技”的心理,对于这样一些炫技的行为,是否能简单定性为违反诚信,甚至上纲上线到违反公司价值观的高度?记者在打扮上到底能不能有自由?没有明文规定记者要以怎样一种方式去采访,但不同的记者呈现给公众的是不同的形象。女记者的采访行为给外界以不重视、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印象,通过这个事件让媒体朋友有所转变这才是最重要的。于我们而言,则不应去评判烈日和暴雨中哪种方式才是正确的采访姿势。

标签: 阿里 编辑: 沈韩宇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