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第一,浙江何以蝉联十余年?
浙江在线7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夏丹)在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两万元,达到22163.22元,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而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32元。
多年的老冠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29901.63元)、北京(28566.28元)、浙江(22163.22元)、天津(19691.24元)、江苏(18265.73元)、广东(17223.85元)、福建(15616.93元)、辽宁(14364.80元)、山东(13807.11元)、重庆(12515.29元)。
2017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三省市居民最富,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2万元,这三地也是上半年全国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大关的地区。也就是说,除京沪两市,浙江在全国各省区排名第一。
2017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省排名情况
说起来,这个“第一”浙江蝉联了很多年。截至2016年,浙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浙江之富,首先在于浙江人的敢闯敢干敢拼敢吃苦。就像传奇的鸡毛换糖,浙江经济有着明显的“草根”特色。在这个人人创业、大众创业的地方,通过艰苦创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小博大无中生有的商业奇迹,浙江平均不到14个人就有一个老板,平均不到15个人就有一个企业。
浙江之富,还在于这里向来有着“藏富于民”的优良传统。百姓增收,一直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可以说,这正是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常年居全国前列的根本原因。
如在浙江城乡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占据“半壁江山”。对此,浙江千方百计稳定实体经济发展,使其成为居民增收的“蓄水池”。近年来,浙江通过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为城乡居民创造数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多农村居民到城镇落户。在当下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促动不少农民通过增强就业技能提升了工资水平。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发展,带动部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在今年的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浙江更是首提“富强浙江”,明确提到“到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
这个目标是可以期待的!以2016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
“浙”里最均衡
均衡性,应该算是浙江居民收入的最主要特色。根据2016年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在浙江的11个地市(含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以及绍兴均超5万元大关,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嘉兴和舟山也都超过了4.8万元;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浙西南的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
2016年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
在邻省江苏,苏南地区富裕程度颇引人注目,苏中、苏北仍有一定差距。其中,苏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万元,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苏州之后,南京去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9997元,逼近5万元大关;第三的无锡为48628元;常州以46058元位居第四位;镇江以41794元位居江苏第五位。也就是说,苏南地区全部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处于第二梯队的苏中地区,南通、扬州、泰州3个城市则处在3.5万到4万元之间。换个视角,不难发现离上海越近的地方,居民收入越高。苏南地区受上海辐射影响最大,像苏州居民收入在全国遥遥领先。而离上海较远的苏北,居民收入与苏南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各地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在广东,除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和中山6个城市外,其他15个地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福建居民收入数据不算亮眼。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经济特区厦门,为46254元,是福建唯一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大关的市。位居第二的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泉州,去年达到了39656元;第三的是省城福州达37833元。三市之外,其余六个地级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福建发达的地方虽不及江浙、珠三角,但福建有着庞大的经商群体,低调“土豪”也不少,富裕程度并不差。
看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更要看百姓增加了多少获得感。浙江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并不是最大的,但一直在高质量、均衡性上下苦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绝不让你掉队
除了收入增长,浙江也格外重视城乡居民收入比。2016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6,比2015年的2.069缩小0.003。
其实,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在缩小。按照2013年新口径调查和计算的城镇、乡村常住居民收入,2013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为2.1∶1,2014年为2.09∶1,2015年进一步缩小为2.069∶1,2016年则再次下降。
收入比持续缩小的背后,是近年来浙江省各地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城乡居民的“同等待遇”渐成现实。
比如,针对导致产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大因素——财产性收入,浙江实招准招不断。当前,浙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幕已然拉开并持续深化。早在2015年底,浙江已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全省近3万个村的3500多万农民当上社员股东。
东阳市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浙江通过政府为特定贫困群体“兜底”,确保“一个都不掉队”。在2015年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户,在全国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后,浙江持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如2016年浙江试点“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工作,探索将“支出型贫困”对象纳入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范畴。同年,浙江还出台《浙江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和《浙江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办法预计将覆盖近80%的持证残疾人,164万人次残疾人因此受益。当前,浙江正从经济薄弱村入手,通过提高村集体收入,最终造福农村居民。
版权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舆情频道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8571-8531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