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

可下载“浙江舆情”APP

  • 安卓版
  • IOS版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舆情网 > 舆情解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人民日报:诸暨的明代水利工程发挥新作用
修复古水渠 巧治黑臭水

发布时间:2017-05-31 08:51:11 来源:人民日报 方敏 翁均飞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感德山村的水渠常年水声汩汩,清流欢快。

  “你可别小看,这条小渠颇有来头,它建于明代,整条古老水渠叫史家堰,这段是明渠部分,其余暗渠都在地下。现在镇里的史家堰引水工程完工后,这条渠的水会流经整个草塔老集镇的池塘、沟渠,全镇的水都活了!”草塔镇党委书记俞军说。

  近年来,浙江掀起轰轰烈烈的消灭劣质水行动,走遍城乡,发臭的水体越来越少。但草塔镇上偏偏有6口“黑臭塘”,一次次清理,总是不出几个月就开始长出水藻、水质变差,重新回到黑臭。“每回清理池塘,政府组织,周边百姓热情加入,但因为缺乏活水水源,无法治本、一再反弹,让人头疼。”俞军说。

  很快,这条常年清澈流动的小渠进入人们的视线。为什么这条小渠常年不竭,而且水流如此清澈?它的源头在哪里?一问周边居民,都说是祖辈流传,这条小渠已经存在几百年了。这么多年,无论遇到多热的干旱天,整个五洩江水都干涸了,这条水渠都是清流不竭。再去翻看县志、镇志,原来草塔镇境内有明代修建的10多条大小暗渠。

  镇里立即进行排查。今天看来,史家堰与石蟹堰的暗堰设计、建造之巧妙仍然让人惊叹:根据五洩江流向,在地势较高位置横截河床,深挖沙石形成主堰身,再斜叉数条支堰身,犹如一排“鱼骨”。地下堰坎用巨石垒砌,最后仍然在上面覆盖沙石,还原江流河床。暗堰修筑在地下,将众多地下水源汇聚起来,安全牢固,不易被洪水冲毁。

  古人的智慧,启发了大家治水思路。镇里请来专家反复论证后,决定对明渠部分破损严重、淤泥积淀的石蟹堰进行生态修复,保存较为完好的史家堰成为引水首选。史家堰古水渠修复工程投资300万元,今年3月动工,工程分修复拦水堰坝和沟通渠道两个部分,目前拦水堰坝修复已经完成,可以保障进渠水源常年充足。

标签:诸暨;水利编辑:沈韩宇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